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的可能很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全球每年约有90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70万人死于胃癌。胃癌总的5年生存的可能约在20%左右,男性的发病的可能是女性的1.5至2.5倍。胃癌的发病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至80岁。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人数的关键手段。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杨玲博士2006年发表在《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中的文章的估计,2005年中国胃癌发病的可能在男性中达37.1/10万,女性中为17.4/10万,男性的发病的可能是女性的1.5至2.5倍。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将是中国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在男性中排在肺癌和肝癌之后,女性排在肺癌和乳腺癌之后)。从2000年到2005年间,胃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轻微的下降了,但这种下降的趋势是由男性引起的,相反,女性的胃癌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都有上升的趋势。
胃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清
由于80%的患者没有早期症状,而且因胃癌死亡人数居癌症死亡第二,故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的可能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人数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胃癌的发病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在每年我国新增40万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的手术比例不到10%。
胃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今仍不明确。更多的专家认为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遗传有关。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患,例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等,也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食物变质或烹调不当,地理条件、空气、水源、环境污染、粉尘和毒物接触等也与胃癌发病有关。
胃癌致死的可能高,早期胃癌的手术比例低
大约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一是肠型胃癌,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二是弥漫型胃癌,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的可能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A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的可能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的可能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的可能却上升了。
由于胃癌疾病本身的特点,大部分的患者去就诊时都已经是中晚期,对于这些有着较高的复发的可能和转移的可能的患者而言,化疗等综合方案是很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据北京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介绍,早期胃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90%以上;如已发展到晚期,手术效果则不理想。事实上,胃癌患者中,60至80%是局部进展与转移期胃癌(即晚期胃癌),化疗是挽救和延长这些患者生命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对于那些不能手术和放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肠道间质瘤的由来 下一篇:定期做内镜检查早发现肠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