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为我国第一位恶性肿瘤。纵观我国和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胃癌发病的可能趋势向不同方向变化的历史,我们应加强我国胃癌发病学,病因学特征的研究,学习发达国家中有益于降低胃癌的经验,改善我国居民的社会经济条件,控制人群吸烟比例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降低食盐消费水平和提高富含抗氧化微营养素的新鲜蔬菜摄入等,减少我国胃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
目前胃癌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北美洲所有国家,亚洲和太平洋等很多国家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时,胃癌是第一位肿瘤,死亡人数和发病的可能接近40/10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美国男性胃癌发病的可能已下降为11/10万,死亡人数下降到7.1/10万,女性胃癌亦呈类似变化。
一 暴露因素
1 经常食用盐渍,烟熏,焙烤方法保藏或制作食品,如腌肉,熏肉,咸鱼,咸菜等,可增加患胃癌危险;这可能与上述食品因制作过程缺乏严格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食品中亚硝胺,杂环芳胺和多环芳胺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检出比例和检出量较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高盐食品对胃粘膜长期刺激有关。
2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危险。在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在60%以上,比胃癌低发区成人感染的可能高,相关研究显示人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与胃癌死亡人数呈正相关;胃幽门螺杆菌可使患者胃液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可引起萎缩性胃炎等胃癌产疾病,已有较足够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为人类致癌因子之一。
3 吸烟可增加胃癌发病危险: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吸烟对胃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在1.5~3。
4 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胃癌发病呈正相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致癌物的前体物,在体内体外环境均可与二级胺等亚硝胺前体物合成具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化合物。
5 食用生的新鲜蔬菜,水果,橘科水果和富含食物纤维食品可降低胃癌发病危险,其原因可能是这些食品富含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在体内可抵抗致癌物攻击,帮助降解致癌物代谢产生和修复机体损伤,从而减少胃癌发病。
6 在胃腺癌的两种组织学亚型中,肠型源于胃上皮萎缩或肠化生,多见于男性和老年,是胃癌高发区主要组织学类型,亦可能是高发区环境致病因子作用结果;弥漫型则多见于妇女和年轻病例,发病的可能无地区差异,可能为遗传病因决定。
7 研究体内微营养素水平发现,胃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水平显著低于非胃癌患者;生态学研究显示,血浆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水平与胃癌死亡人数呈负相关;这些结果与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对列研究结果一致。
8 有资料表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患胃癌风险比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群高,如,在发展中国家胃癌发病的可能比发达国家高;在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中发病的可能比较高。此特征与经济条件差的人群更容易暴露于胃癌致病因素,或可能与低生活条件造成机体缺乏胃癌保护因素有关。
二 胃癌的死亡人数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20年里,我国胃癌死亡人数上升了9.95%,其中男性升高10.98%,女性升高6.32%。我国胃癌死亡人数的上升,主要来自农村人口中胃癌的上升。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长期脾胃虚弱很有可能发生癌变 下一篇:胃肠道间质瘤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