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危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中很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影响胃癌预后的很多种因素中,病灶的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是很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类型、淋巴结清扫范围、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等。其他如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征,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对预后亦有一定的影响。
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侵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而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与早期胃癌的预后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时影响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那么,影响胃癌预后生存的可能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影响预后生存的可能的因素:
(1)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淋巴结转移为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它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6 505例中晚期胃癌的病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报道,胃周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的可能有显著相关,5年生存的可能为:无淋巴结转移41。 1%,第1站转移 13。 3%,第2站转移10。 1%。这表明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越高、越远,5年生存的可能越低。有的资料报道,第2站以远淋巴结有转移者其5年生存的可能为o%。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复发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日本学者酋经报道了一组120例复发性胃癌,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平均复发时间为7。9年;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平均复发时间仅为4。2年。
(2)胃癌的生长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据文献记载, 75%的肿瘤患者死于肿瘤的扩散与转移,肿瘤的转移被认为是扩散和延续,肿瘤扩散的形态学基础主要反映在其生长方式上,因此,胃癌的生长方式对患者预后也起重要作用。胃癌的生长方式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主要表现,近年来受到病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做过细致的观察,提出一些分型分类,但基本认识比较一致,根据癌组织的浸润生长方式分为3型:团块状生长,巢状生长和弥漫性生长,其3、5、7年生存的可能有极显著差异,团块状生长与弥漫性生长的胃癌的1~ 10年生存的可能亦有极显著的差异,即团块状生长者预后很好,弥漫性生长者预后很差,巢状生长者介于二者之间。
(3)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对预后的影响: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报道结果不十分一致。多数报道高分化管状腺癌比未分化癌及黏液细胞癌的预后为好。如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报道,组织学类型与生存的可能有显著相关,5年生存的可能乳头状腺癌32。 90/0,管状腺癌25。 4%,未分化癌20。5 qo,低分他腺癌19。 9%,黏液腺癌19。 3%,黏液细胞癌15。 8%和硬癌11。 8%。经统计学处理,管状腺癌及乳头状腺癌生存的可能显著高于其他各型,而其他各型之间无显著差别。还有报道称肠型胃癌比胃型胃癌预后好,但这一结论目前尚不能得到肯定。对乳头状腺癌的预后,看法也有分歧,有的报道称与管状腺癌相似;有的报道其预后很差,可能与该型癌易沿血道转移至肝脏有关。
(4)胃癌的大体类型对预后的影响:胃癌的大体类型不同其生长方式和生物学行为也有所不同,其预后亦有不同。全国胃癌协作组资料表明,大体类型与生存的可能有显著相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的是:表面扩散型很高,5 年生存的可能37。3%;局限溃疡型29。 8qo;结节蕈伞型25。 2% 及盘状蕈伞型21。5%;浸润溃疡型18。8%;弥漫浸润型 7。 2%。但大多数报道认为,蕈伞型预后较好,局限溃疡型次之,浸润溃疡与弥漫型很差。
(5)胃癌的生长部位对预后的影响:胃癌的生长部位与生存的可能有显著相关,以胃体部位生存的可能很高,贲门胃底与广泛型很低,胃窦部居其间。但也有报道认为胃癌的发生部位与预后没有肯定的关系。
(6)胃癌的大小对预后的影响:一般认为胃癌的大小与生存的可能有显著相关,随癌灶增大,逐年生存的可能亦渐降低,有研究指出,在癌主体直径分别为<2 cm,2。1—5 cm, 5。1—8 cm和>8 cm时,其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要想改变胃癌的预后,很根本的途径是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比例。因为,在其他条件包括疾病的特性、治疗措施等相同的情况下,疾病越是处于早期,就越容易被控制,病人获得预后性也就越大。有报告表明,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的可能、10年生存的可能分别可以达到95%和90%。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手术后能够活多久时间? 下一篇:如何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