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的大多数理气药可以有效抑制和兴奋人体内的肠胃运动,抑制胃肠运动作用理气药包括一些陈皮和木香、青皮、枳实、枳壳、香附、乌药。部分理气药有兴奋胃肠运动作用。如:枳实、枳壳、乌药、大腹皮。
药理学辅导理气药常用药物:
枳实与枳壳
1.功效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2.化学成分 挥发油:右旋芳香烯、右旋芳樟醇
黄酮甙类:新橙皮甙(水解得橙皮甙)
对羟基福林、N-甲基酪胺
3.药理作用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对子宫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利尿 抗炎
4.临床应用
休克。
心力衰竭。
胃下垂、子宫脱垂。
理气药凡以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理气药具有行气止痛,疏肝,降逆平喘等功效,主要用于气滞和气逆证。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主入脾、胃、肝胆、肺经。
中医学理论认为,气升降出入运行于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当人体某一脏腑或经络发生病变,则影响气的疏通,出现气滞或气逆。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气滞或气逆证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溃疡病、胆道疾病、急性或慢性肝炎、肠炎、痢疾,以及支气管哮喘、痛经、乳腺包块、疝气等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
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理气药对胃肠运动显示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这与胃肠机能状态、药物剂量及动物种类等有关。通过理气药的作用,可使紊乱的胃肠运动机能恢复正常。
抑制胃肠运动 大多数理气药具有松弛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枳实、枳壳、青皮、陈皮。香附、木香、乌药等均可降低离体家兔肠管的紧张性,使收缩幅度减小、节律减慢,且能对抗M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和氯化钡等引起的肠肌痉挛性收缩,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降低肠管紧张性的基础上,枳实、青皮、陈皮可使肠肌的紧张性进一步降低。
青皮注射液及甲基橙皮甙静脉注射能缓解在体肠肌痉挛。理气药复方木香注射液(木香、枳实、乌药、黄荆子)可抑制离体和在体肠肌运动,该作用可被a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拮抗。理气药的解痉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阻断M胆碱受体及直接抑制肠肌所致,部分药物的作用与兴奋a受体有关。
气滞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胀、闷、痛,而气逆则表现呕恶、呃逆或喘息。随气机阻滞部位不同,可表现不同的临床证候,如脾胃气滞可致脘腹胀满疼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肝郁气滞可致胁肋疼痛、胸闷不舒、病气、乳房胀痛或包块以及月经不调;肺气塞滞可致胸闷喘咳等。
总之,气滞或气逆证的病因主要是内脏平滑肌的运动功能紊乱,或表现为功能亢进加呕吐、腹泻、喘咳、痛经等,或表现为抑制如胀气、便秘等。常用药物有枳实、枳壳、青皮、陈皮、木香、香附、乌药、大腹皮、薤白、沉香、甘松、佛手等。
理气药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可能为多数药物所含有的对羟福林和N-甲基酪胺。
兴奋胃肠运动 部分理气药如枳实、枳壳、乌药、大腹皮等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其运动。枳实、枳壳、乌药对麻醉动物在体肠肌,胃瘘、肠瘘动物的胃肠运动,可使其收缩节律加快、收缩幅度增强、张力增大,使胃肠蠕动加快。大腹皮煎剂可提高离体肠肌的紧张性,复方木香注射剂灌胃,能明显增强胃肠内容物推进。
对消化液分泌的影响 理气药对消化液分泌呈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这与药物含不同成分及机体所处状态有关。
许多理气药性味芳香,含挥发油,对胃肠黏膜具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呈现健胃和助消化作用,如陈皮、木香、乌药、佛手等所含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但部分理气药又可对抗病理性胃酸分泌增多,如甲基橙皮苷对病理性胃酸分泌增多有降低作用,对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大鼠,可使胃液分泌减少,降低溃疡发病的可能,具有抗溃疡作用。
利胆 肝的疏泄作用与胆汁排泄功能有关。青皮、陈皮、香附、沉香均有不同程度的利胆作用,能促进实验动物和人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流量增加,青皮和陈皮能显著增加胆汁中胆酸盐含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胃癌有哪些新的进展? 下一篇:年轻人得胃癌都是冰箱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