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病人除接受一些常用诊断方法外,辅助方法也不容忽视,常用的辅助方法包括食管钡餐X线透视或摄片、食管镜检查 能明确诊断。早期仅可见病变局部蠕动波改变、粘膜纹增粗,并可能出现小溃疡;待以后病变明显时可见局部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腔内充盈缺损或不规则狭窄,食管壁僵硬,蠕动消失,钡剂通过障碍。
食管镜检查 能明确诊断,可直接观察到癌肿侵犯食管的情况及生长类型(菜花型、溃疡型、浸润型),而且还可钳取肿癌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癌肿的性质和分极,提供预后与治疗上的参考。
上述症状与常见的咽炎、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良性肿瘤有些相似,所以要做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⑴ X线食管造影检查,如常规吞钡检查往往无法发现早期癌,必须耐心细致地作吞钡下的食管粘膜检查,力求发现粘膜上的细微变化;这是一项实用的方法,常用这方法来确定食管癌的部位和大小、食管癌的X线影像类型及病期的早晚。
⑵ 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此法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可以发现X片上看不到的食管癌;在食管癌的高发区常用它来初筛普查食管癌,筛查的阳性比例可高达60%~80%。
⑶ 食管镜检查,是发现原位癌、早期癌的常规检查方法,不但可以直接看到食管内癌瘤的具体情况,确定癌瘤的部位,又可在可疑癌的地方咬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学的检查。
必要时可作食管粘膜染色,有助于发现异常的粘膜,并在该处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提高正确的诊断比例。以上三种检查方法,X线食管造影检查对病人没有痛苦,较易于接受,但仍靠作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是否是癌和癌细胞的病理类型。
⑷ CT、磁共振、食管腔内超声检查等方法对进一步了解癌瘤情况有帮助,在必要时,有条件时可以采用。
食管全长分为3段。
1、颈段:食管前方为气管,后方为椎体前的筋膜。气管与食管的两侧间沟有左、右喉返神经。食管两旁有颈部大血管。
2、胸段:贴附于胸椎的前方。气管分叉前,食管直接位于气管后方;气管分叉后,左支气管跨过食管,自此而下,食管位于心包及左心房后方。
3、腹段:食管穿膈肌食管裂孔后向腹主动脉左前方走行,位于肝左叶后方。前、后迷走神经干分别紧靠食管前后方。
临床上为了便于治疗,又将胸段食管分上、中、下3段。
胸上段: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约24厘米。
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与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图2国际食管癌病变部位分段标准(1987)其下界约距上门齿32厘米。
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40厘米。
跨段病变应以病变中心归段,如上下长度均等,则归上面一段。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食管下端呈光滑的漏斗型狭窄,应用解痉剂时可使之扩张。
食管良性狭窄 可由误吞腐蚀剂、食管灼伤、异物损伤、慢性溃疡等引起的瘢痕所致。病程较长,咽下困难发展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加重。经详细询问病史和X线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食管良性肿瘤 主要为少见的平滑肌瘤,病程较长,咽下困难多为间歇性。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充盈缺损,边缘整齐,周围粘膜纹正常。
癔球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时有咽部球样异物感,进食时消失,常由精神因素诱发。本病实际上并无器质性食管病变,亦不难与食管癌鉴别。
缺铁性假膜性食管炎 多为女性,除咽下困难外,尚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舌炎、胃酸缺乏和反甲等表现。
食管周围器官病变 如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甲状腺肿大、心脏增大等。除纵隔肿瘤侵入食管外,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光滑的压迹,粘膜纹正常。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食道癌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下一篇:食道癌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