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为诊疗难度较大的恶疾,这一点在后期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因其病征不显著很容易被诊断为一些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医学上的致命一点。通常成年人的肾肿瘤可见三型:肾实质发生的肾癌占80%;肾盂发生的肾癌占20%;肾胚胎癌在成人中罕见。而发生在1-3岁的儿童中的肾癌则主要是肾胚胎瘤,此病在5岁以上儿童中罕见。
当临床上有无痛性、间歇发生血尿、腹部或肾区触及肿物及伴腰痛时,借助X造影及B超、CT等相关检查,诊断肾癌并不十分困难。但临床并非都有典型表现。患者常常不是3个病象都出现,甚至以消化道和其它器官症状为主诉。这时,患者求治于消化科或其它科室,很可能造成肾癌的误诊漏诊。
肾癌的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疼痛虽然是肾肿瘤特有的病征之一,可往往因疼痛不甚剧烈而使病人未能马上就医。
二、是无痛的血尿呈间歇发作,易被病人忽视。
三、是个别肾癌病人由于癌转移发生较早,转移癌的病象可能已经明显,而原发癌的病象尚未被发现。如骨转移可出现骨折、局部肿块,脊椎转移可引起腰痛、下腹麻木等等。
四、是病症不典型的病人或仅有一个病象屡见不鲜,也易被病人及医生忽略。
肾癌容易被误诊为哪些疾病?
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Cloix报告了32例“肾脏复杂囊性占位”手术探查结果,发现其中41为肾癌。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中心密度较高的良性肾囊肿,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2、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见于临床。典型的错构瘤内由于有脂肪成分的存在,在B超、CT和MRI图像上都可作出定性诊断,临床上容易与肾细胞癌进行鉴别。肾错构瘤B超示肿块内有中强回声区,CT示肿块内有CT值为负数的区域,增强扫描后仍为负值,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肿瘤血管与肾脏本身血管一同收缩;肾细胞癌B超示肿块为中低回声,肿块的CT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但不如正常肾组织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肾脏本身血管收缩,但肿瘤血管不收缩,肿瘤血管特征更明显。
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中也会因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癌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所1984-1996年收治的49例错构瘤病人中,11例因术前B超为低回声和(或)CT为中高密度肿物而被诊断为肾癌。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有:有些错构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少;瘤内出血,掩盖脂肪成分,致B超和CT无法辨别;肿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CT难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加做CT薄层平扫,必要时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也有作者认为,错构瘤内出血掩盖脂肪组织的CT特征比较显著,但对B超结果的干扰则较少。
3、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少见但并不罕见。Dimopoulos等报告,在210例肾脏肿瘤病人中,有6例为原发性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在影像学上缺乏特点,呈多发结节状或弥漫性湿润肾脏,使肾脏外形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多受累。我所近年收治4例病人中的3例术前未获诊断,另1例靠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本病。
4、肾脏黄色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形态学上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弥漫型,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部结构紊乱,不容易与肿瘤混淆;另一种为局灶性,肾脏出现局限性实质性结节状回声,缺乏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具有感染的症状,肾区可及触痛性包块,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只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约半数病人无临床症状或体征,体检时由B超或CT偶然发现,称之为偶发肾癌或无症状肾癌。血尿、疼痛和肿块是肾癌的主要症状,出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即应考虑肾癌的可能。肾癌术前诊断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能提供很直接的诊断依据。
1、B超:
可以发现临床无症状,尿路造影无改变的早期肿瘤。常表现为不均质的中低回声实性肿块,体积小的肾癌有时表现为高回声,需结合CT或肾动脉造影诊断。
2、X线检查
a)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大。
b)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见肾盏肾盂因肿瘤挤压或侵犯,出现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移位或充盈缺损。
c)肾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显示肿瘤内有病理性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与包膜血管增多等。
3、CT
是目前诊断肾癌很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对肾癌的确认的可能高,能显示肿瘤大小、部位、邻近器官有无受累。
4、MRI
对肾癌诊断的准确性与CT相仿。在显示邻近器官有无受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无癌栓优于CT。
肾癌的治疗
完全医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很主要的治疗方法。
切口可以经11肋间或经腹途径,亦可用腹腔镜行肾癌完全医治切除术。
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区域肿大淋巴结。
对位于肾上、下极直径小于3cm的肾癌,可考虑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检查肾癌的辅助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肾癌的术前诊断有哪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