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在病初往往没有显著的征兆,等病患伴有身体不适去检查确诊时,多数已经是恶性肿瘤了。因此肾癌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早发现能后争取肾癌的有效治疗时间和有效治治疗结果果。临床上总结出早期肾癌一些常见的发病征兆,生活中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更应该注意,发现相关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早期肾癌的发病征兆:
一:血尿,血尿常为无痛性间歇发作肉眼可见全程血尿,间歇期随病变发展而缩短。肾癌出血多时可能伴肾绞痛,常因血块通过输尿管引起。肾癌血尿的血块可能因通过输尿管形成条状。血尿的程度与肾癌体积大小无关。肾癌有时可表现为持久的镜下血尿。
二:肿块,肿块亦为常见症状,大约1/4肾癌患者就诊时可发现肿大的肾脏。肾脏位置较隐蔽,肾癌在达到相当大体积以前肿块很难发现。一般腹部摸到肿块已是晚期症状。
三:疼痛,腰痛为肾癌另一常见症状,多数为钝痛,局限在腰部,疼痛常因肿块增长充胀肾包膜引起,血块通过输尿管亦可引起腰痛已如前述。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和腰肌时疼痛较重且为持续性。
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刚发觉时已转移,有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贫血、咳嗽和咳血等肺部症状。
另外,肾腺癌的作用是由肿瘤内分泌活动而引起的,包括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低血压、高钙血症,发热综合症。虽然这些全身性、中毒性和内分泌的作用是非特殊性的,但约30%的病人首先有许多混合的表现。因而是有价值的线索,这种发现考虑为肿瘤的系统作用。
肾癌早期症状检查!
肾癌常伴随有其它非泌尿系症状,—如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便秘,另外还有发热、消瘦。贫:血、肝功能异常等。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检查项目:分述如下:
(1)尿常规的检查:肾癌患者约10%-20%只有显微镜下:血尿而无肉眼可见的血尿,血尿间歇期间仍有镜下血尿,故不能只凭肉眼观察,应送尿标本做显微镜检查。
(2)b超检查:此项检查安全方便,它能发现在临床淌未出现任何症状的1-2厘米大小的早期肾癌。定性和定位的准确性达93.3%。因此,仅做一项简单b超检查便可初步诊断。
(3)ct-及核磁共振检查:它能显示肿瘤不同的密度及各层断面的图像,以及肿瘤侵及或转移至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泌尿系统造影包括静脉肾盂造影、肾盂逆行造影。当癌症未压迫肾引流系统时,泌尿系造影就难有所发现。如果已侵犯肾引流系统或有不通时,则可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如果肿瘤大,破坏严重时,在排泄性造影不显。
肾癌需早期发现综合治疗!
肾癌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肿瘤在体内已有广泛进展,甚至出现肺、骨等处转移征象。除血尿、腰痛和肿块三大典型症状外,肾癌还存在不少非泌尿系统的肾外表现如高热、肝功能异常、贫血、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和高钙血症等。
肾癌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70%的病人年龄在40-70岁之间。随着影像学的进步,近50%的肾脏肿瘤是由体检发现的。
肾癌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肿瘤在体内已有广泛进展。血尿、腰痛、和肿块为肾癌的三大主要症状,有时还有肾外表现,如发热、肝功能异常、贫血、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和高钙血症等。
肾癌可通过直接浸润、淋巴途径和血运三种途径转移。肺和骨骼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手术完全医治是治疗有效手段,晚期肾癌,放疗、化疗有一定的作用,现代中药可提高肾癌的远期治疗结果。新型靶向治疗给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早期肾癌采取肾部分切除术,由于能保留病人的肾单位,已经被国内外医学界所接受。目前,腹腔镜肾癌完全医治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这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在上海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获得了很好的治疗结果。
早期发现、综合治疗、特异性抗癌、全身用药、中医调理,个体化治疗是治疗肾癌的基本原则。
术后患者的治疗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肾脏毒性药物,确保健侧肾功能。多食用具有增强机体抗癌功能的食物。
发病头两年每两月复查一次B超、胸部X线、CT等。肾癌的预后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发展缓慢,与肿瘤的大小、数目、肿瘤的病理级别及浸润范围有关。
肾癌病人的早期护理分为以下7个方面:
(1)肾癌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病人突然知道已确诊患肾癌时,心理上难以承受这种恶性刺激,表现出悲观失望、萎糜不振、失眠、厌食等。护士应深切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关怀体贴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病护关系。耐心解释治疗的安全性和手术对挽救生命的必要性,以使病人思想稳定,配合治疗。
(2)肾癌术前了解患侧肾的病理变化及对侧肾功能情况。说明手术后置入各种管道的作用及需配合的事项。为改善病人体质,在肾癌病人的护理中应鼓励病人食高蛋血、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3)肾癌病人术后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记录,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病情平稳定改为1~2小时测量1次,至次日晨。
(4)详细观察术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尿量和颜色。如肾癌术后6小时无尿或排出大量血尿,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注意每日的尿量、颜色、性质,必要时留取标本化验。
(5)肾癌术后48小时禁食,静脉输液以利尿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已排气可给流质饮食。
(6)施行肾输尿管切除术后,须留置导管尿5~7天,注意观察伤口流或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引流量及性质,伤口渗血情况。防止引流管脱落、渗血或漏尿过多,敷料浸湿应及时更换。
(7)肾功能正常,无并发高血压、水肿者,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入量3000ml,达到自行冲洗目的。
早期肾癌存活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临床上早期肾癌存活期通常在进行术后治疗五年存活的可能大约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间,十年生存的可能在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三十之间。肾癌的预后有时难以估计,可以在肾癌切除手术后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出现转移病灶。
影响早期肾癌存活期的因素有以下2个方面:
1.肿癌大小、数目和重量与预后的关系,直径小于3cm者,45例中只有2%有转移;直径小于5cm者,69例中5~ 7%有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84例中70例(83%)有转移。Petkovic统计,肿瘤直径超过5cm者56%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75%有转移。并发现42例多发性肿瘤中,无1例生存3年以上。另有一组病例的单发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4%,10年为40%;而多发性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0%,10年为20%。亦有人统计肿瘤重量小于500g者,5年存活的可能比大于1000g者高2倍;
2.肾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自从完全医治性肾切除术在临床开展以后,患者的存活的可能较单纯性肾切除术有了显着的提高。
专家表示:肾癌在发现时大约都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没有局限在肾内,但是已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在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者占50%。肾癌在术后的存活的可能大致是3年为50%,5年为40%,10年为20%。只有3%病例未经任何治疗能存活3年。
因此,进行肾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引起高度重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