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早在我国宋金时期就有记载,以乳岩命名,做为中医的一个病种。元明清各代医家又有较大发挥。金代医学家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对乳腺癌命名起因是这样论述的:“乳岩,此毒阴极阳衰,……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宋代医学家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对乳岩命名的解释是:“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岩崩破如熟檑,或内溃深沿,血水滴沥……名曰乳岩。”清朝医学家祁坤在《外科大成》中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状和病程进展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乳岩亦乳中结核。不红热,不肿痛,年月久之,始生疼痛,疼则无已。未溃时肿如覆碗,形如堆粟,紫黑坚硬,秽气渐生。已溃时,深入岩穴,突如泛蓬,痛苦连心,时流臭血,根肿愈坚。斯时也五脏俱衰,百无一救。”清代医学家张景颜在《外科集腋》中对乳腺癌临床表现的描述中说:“乳岩……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年久方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覆碗,溃后深者如岩,凸若泛莲。其时脏腑俱败,百无一救。”可见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较早,且全面深入,与现代医学中对乳腺癌临床表现的描述颇为相似。
二、中医学对乳腺癌发病机理的认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发病机理的认识多从整个机体出发。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进行辨证分析。金代医学家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对乳岩病机的认识是:“乳岩乃阴极阳衰,虚阳积而与,血无阳安能散,故此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乳岩的病因阐述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清代医学家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在阐述乳岩的病因时说:“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肿,积之渐大,数年而发,内溃深烂……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
中医认为乳岩形成的机理是机体受七情所伤,气血枯槁,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经络枯涩,痰气郁结,阴极阳衰所致。祁坤在《外科大成》中提到:“按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因而当七情伤及肝脾,且阴极而阳衰,导致气血失调,痰气凝结,阻于乳络,日久则成核成岩。冲任失调导致气运失常,气血瘀滞,阻于乳络,日久成岩。
三、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的辨证分
乳岩的临床症象,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战争就有详述:“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始为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粟,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破溃,深者如岩,凸者若泛蓬,疼痛连心,出血作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中医对乳岩的临床表现早就有详实全面的认识,并且根据乳岩患者发病后所引起的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不同病理变化,将乳岩分为肝气郁结型,冲任失调型,毒热蕴结型和气血亏虚型四个证型。
1、肝气郁结型:七情所伤,所愿不遂,肝郁气滞致两肋胀痛,易怒易躁,乳房结块如石,舌苔薄黄或薄白,舌质红有瘀点,脉弦有力。
2、冲任失调型:乳中结块,皮核相亲,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伴有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五心烦热,舌淡无苔,少有裂纹,脉沉无力。
3、毒热蕴结型:身微热,乳房结块增大快,已溃破、状如山岩,形似莲蓬,乳头内陷,舌红降、胎中剥、脉濡数。
4、气血亏虚型:头晕耳鸣,肢体消瘦,五心烦热,面色苍白,夜寐不安,乳房结块溃烂,色紫暗,时流污水,臭气难闻,舌降无苔,或苔黄白,脉滑数。
四、乳腺癌的辨证施治
乳岩的发病与七情所伤致正气不足,邪毒留滞有关。肝肾不足,气虚血弱,冲任二脉空虚,气血运行失常,以致冲任失调,气滞血瘀,久则聚痰酿毒,凝结于乳中而成癌。观其病程发展,是因虚而致实,因实而更虚,致虚实夹杂之症候,其本虚而表实。因而在辨证论治中,应分清虚实之主次,辨别邪正之胜衰,认真权衡后而立足于扶正祛邪并施,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大则,力争以扶正来祛邪,以祛邪来扶正。
乳岩的中医治疗方法概括起来有疏肝清热,清肝解郁,养血调肝,益气养荣,清气化痰,大补气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活血养血。不宜攻伐太过,损耗正气。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只有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健脾养胃,才能正气充足,使正胜邪退,邪退正安。
1、肝气郁结型多为乳岩早期,此型肝郁脾虚,血瘀痰凝,治法当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化痰散瘀为主。
2、冲任失调型实为肝郁气滞型合并肝肾阴亏,此型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于乳络所致,因而治法当以疏肝理气,滋补肝肾,调和冲任为主。
3、毒热蕴结型应为乳岩的中晚期。此型阴毒过盛,是血瘀凝结而成,气滞血瘀成块的继续。气滞血瘀,阻于乳络,则毒于热结相搏,成为至阴之毒,治法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4、气血亏虚型为乳岩晚期,由于大病久病致气血衰败,正气大亏,此型肝肾阴虚,正虚邪实,气阴两亏。治法当以扶正祛邪,益气滋阴,去腐生肌为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水肿如何治疗 下一篇:乳腺癌早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