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病疾,这种病症发病与人体乳腺导管上皮,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许多西方国家中,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占女性癌肿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前二位。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的可能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在男性则仅为0.49/10万人口。男子乳腺癌大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左右。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其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的可能很高。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包括体检、乳腺X线摄片、B超、乳腺导管内窥镜等等,但的确诊仍然要依靠病理学诊断。下列介绍彩超诊断乳腺癌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正在逐年上升,现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比例仍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36例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CDF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基础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源自乳腺导管上皮。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且多数从多中心性发生,即在同一个腺体导管系统内先有多个病灶,再发展浸润,相互结成更大的病灶,故浸润状的边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本组病例边界呈浸润状(包括蟹足状、毛刺征、边缘角征等)占84.4%(27/32),出现比例很高;其次为形态不规则,占81.3%(26/32);而边界清晰或形态规则仅占15.6%(5/32)或18.8%(6/32)。
由于乳腺癌呈不规则性和膨胀性生长,肿块的生长常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因此病变的纵横比值>1(前后径大于横径),本组病例占75.0%(24/32)。后方衰减是指肿块后方任一部分、任何程度的回声降低,决定肿块后方回声的物理基础是声能在肿块中衰减的程度,而决定肿块衰减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是肿块内部结缔组织反映的程度。本组病例后方衰减为56.3%(18/32),后方衰减曾被认为是恶性肿块的标志性特征。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乳腺癌有哪些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