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乳腺癌术后的复发的可能这么高呢?这个问题一直在乳腺癌病人心里很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乳腺癌病人就会问自己,是不是哪个环节有出错了。所以,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在适应了切去乳房后的生活之后,很担心的可能就是术后的复发转移问题。如果复发的话该怎么应对呢?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头3年是癌症复发的高峰时期,内分泌治疗在防治复发转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药物防复发治疗结果因人而异乳腺癌是一种依赖激素生长的肿瘤,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会引起癌细胞增殖。用与雌激素分子类似的药物(如三苯氧胺)封闭雌激素受体,或通过减少或去除体内的雌激素,就可避免癌细胞增殖,从而减少肿瘤复发。这就是内分泌药物治疗的意义。
但是,并非每个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上都有雌激素受体。激素受体的表达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龄患者的受体阳性比例可达80%,而年轻患者可能只有40%。此外,内分泌治疗的治疗结果还与激素受体的阳性程度相关,激素受体强阳性的患者治疗结果可高达80%,而缺乏雌激素受体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结果小于10%。因此,必须注意只有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才需要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一般不推荐内分泌治疗。
是否绝经是用药的“分水岭”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机理是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可通过两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一、阻断雌激素受体,如三苯氧胺。二、减少雌激素的生成,绝经后患者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绝经前患者可通过手术或药物切除卵巢,都可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卵巢去势会人为造成绝经,患者马上会出现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绝经前后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不同,因为绝经前后女性的雌激素来源不同。绝经前女性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是卵巢,而绝经后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是雄激素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激素,芳香化酶雌激素水平就会相应下降。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很常用的是口服三苯氧胺5年。
如果乳腺癌患者将要进入绝经期,建议先用三苯氧胺2~3年,进入绝经期后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同样满5年时止;如仍未绝经,可继续应用三苯氧胺至5年,此时如进入绝经期,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作为后续强化治疗,使整个疗程达到10年。
绝经前复发风险非常高的乳腺癌患者,可考虑行卵巢去势,包括手术或药物切除卵巢,同时应用三苯氧胺治疗。需要注意,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前患者无效,甚至可能有害,因为这些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来源主要是卵巢,而非雄激素的芳香化。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比较复杂。绝经的判断是否正确对内分泌治疗的成败至关重要,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之一的才可判断为绝经:一、双侧卵巢切除术后。二、年龄超过60岁。三、60岁以下没有接受化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和抑制卵巢功能的治疗,自然停经12个月以上,且血E2、FSH达到绝经后水平。四、60岁以下接受三苯氧胺、托瑞米芬等治疗,血E2、FSH达到绝经后水平,此时应多次检测确认。
别因副作用放弃用药内分泌治疗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因为雌激素对维持机体正常运转有重要作用,雌激素过低时会引起骨质疏松,使乳腺癌患者容易骨折;循环方面可造成动脉硬化,血栓栓塞等;雌激素过低还可造成泌尿生殖道萎缩。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子宫内膜癌和血栓的风险,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加重骨质疏松。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与其可以减少乳腺癌复发提高生存的可能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医生也有相应的方法来减轻副作用。因此,不应因为过分担心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而拒绝内分泌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么才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呢? 下一篇:早期乳腺癌的自查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