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乳腺癌 > 乳腺癌问答 > 正文

哪些原因导致乳腺癌误治?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9-23 16:05:40 浏览次数: 20

    乳腺癌误诊的结果是误治,把乳腺癌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一是告诉病患是良性病,不必急于治疗,延误了病情,二是做乳腺肿物单纯切除术,这种手术往往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因医生警惕性不高。一般不做术中冰冻病理,只做术后病理,等病理发现是乳腺癌,才急忙做完全医治术准备,明显不利于患者。
  把乳腺良性病误诊为乳腺癌也常有发生,首先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用药物可以治疗的疾病如乳腺结核病、肉芽肿性乳腺炎等,被当作乳腺癌做了手术,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也存在一些误治:
  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两大法则,实际用之颇有讲究,正虚证状不明显时,以祛邪为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多次化疗的病人,正虚邪实,当攻补兼施;肿瘤晚期,正气大虚,邪实已不能顾及,只当扶正为主。而实际临床上,或攻邪心切,患者病入膏肓,仍投大量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品,病人不堪攻伐,正气更虚,病邪乘虚再发;或认为肿瘤病人术后、放化疗后正气受损,不看病人具体情况,一味大补。其实乳腺癌术后并未伤及脾胃,稍加调理即可,化疗病人脾胃受损,不耐大补,如果不顾舌红苔黄,仍用人参、鹿茸,本欲使人强壮,反因滋腻碍胃,使患者不思饮食;放疗为热毒,放疗初期当清热解毒,后期肺阴受损,当滋阴润肺,防止发生放射性肺炎。这几种情况都不宜补。
  从广义角度来看,也可以把放疗、化疗归入祛邪法则中,如何合理地选择放疗化疗时机,做到利大于蔽,有时是很困难的。化治疗结果果有限,还有副作用,见到病情进展,无论患者还是医家,都求胜心切,如果体质尚好,选择化疗不为错,如果体质极差,仍用大剂量化疗,则无异于破釜沉舟,加速患者死亡;相反,有些病人一味害怕化疗副反应,当化疗而不化疗,使病情进展,医生只顺从患者意图,不做工作,也是误治。
  误治的原因还与医生经验不足有关,医学是经验科学,对于患者的治疗是否得当,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经验,因此应虚心向老医生请教,向专科医生请教,必要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少走弯路。
  不了解很新动态也会造成误治。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一个医学生毕业几年后所学知识就已落伍,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治治疗结果果不理想,发展余地很大,昨天认为好的治疗方案,到今天也许就不是有效方案了,到明天也许会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给患者以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
    乳腺癌易被误诊的疾病:
    1.乳腺增生症 又称乳腺结构不良、乳腺纤维囊性病、乳痛症等,是女性乳腺疾病中很多见的一种,也是被误诊很多的一种,其病因与体内雌激素不平衡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加重,经后缓解。X线片见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棉絮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阴影。超声检查见内部回声不均,低回声区与带状强回声交织成网状。CT平扫可见乳腺组织增厚和结节状增生,呈片状或快状,密度略高于周围腺体,增强扫描密度无强化,这是与乳腺癌的不同,乳腺癌早期不典型,如果仅凭临床检查很容易误诊为乳腺增生症。
    2.乳腺纤维腺瘤  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因肿瘤质地较硬,很易与乳腺癌混淆。乳腺纤维腺瘤多发生于30岁以下妇女,乳腺癌30岁以上多发。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为偶然发现,肿块1.0cm-2.0cm,圆形或椭圆形,特点是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生长缓慢。X片可见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可呈分叶状,部分腺瘤可发生钙化,与乳腺癌不同的是,腺瘤的钙化较粗大,呈环状、块状或斑点状,乳腺癌的钙化为沙粒状、针尖状。CT增强后可见腺瘤呈均匀性增强,较大的腺瘤可有边缘增强,这种情况易误诊为乳腺癌。超声所见与乳腺癌不同的是肿块内部及周边无明显彩色血流显示。
    3.乳腺囊性增生病  好发于40岁前后的妇女,以乳腺腺体增生和结节为主,部分可以发生癌变。大约10%-25%合并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也有棕色,少数为血性,一般医生对乳头溢液都比较重视,做病理检查是进一步诊断的好办法。X线片见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阴影,密度均匀,囊肿大者表现为球形透光区,有完整包膜。本病必须经病理诊断才能确诊,对其中活跃增生的乳头状瘤病和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尤其警惕,癌变机会较大,必要时做病变区域活检。
    易被误诊为乳腺癌的良性病:
    1. 肉芽肿性乳腺炎  是良性病,少见,易误诊为乳腺癌,天津肿瘤医院1982-1992年间收治45例,其中34例行X线片检查,10例误诊为乳腺癌。以乳腺肿块为主,绝大多数有产后急性乳腺炎病史,发病多在哺乳后期或断乳后不久,肿物呈实性、硬韧、边界不清。X片及液晶热图检查易误诊为恶性。
    2. 乳腺脂肪组织坏死  好发于中老年,以肥胖、大乳房者为多。发现肿物,多小于2.0cm,质硬,边界不清,约半数表皮发红,并有粘连,局部表现非常类似乳腺癌,天津肿瘤医院1954-1992年收治64例,临床误诊为癌45例,误诊的可能70.3%。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镜下可见脂肪组织坏死,还有不同阶段的反应性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组织浸润和异物反应等。
    3.  乳腺结核病  在我国仍可见到,一般由其他部位结核继发而来。发病年龄20-40岁,发现乳腺肿块,大多位于乳腺上方,硬韧,边界不清,1/3皮肤发红,可有皮肤破溃,少数形成窦道,偶伴有乳头溢液,目前结核病患者仅少数有结核中毒症状,所以易误诊为癌。
  乳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
  这些疾病虽然都有与乳腺癌相似的地方,但仔细检查、认真分析各病都有不同之处,实在难以确诊者,做病理检查也可明确诊断,之所以发生误诊是有原因的。
  1.医生自以为是。某些医生自恃行医多年,经验丰富,单凭手指一摸,便可知道,认为不必拍X片、做B超,错把乳腺癌诊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延误了治疗时间,这是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很多名医都有沉痛的教训。
  2.检查不完全。某些疾病确实很难鉴别,乳腺癌早期发现小肿物,表面光滑,因为还未侵犯周围,所以活动度好,与皮肤没有粘连,自然也没有橘皮征,X片和B超也很难确诊,很完全的方法是手术活检。而实际上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医生也未坚持,只好“观察”。
  3.患者不重视。很多妇女没有防癌知识,又不做定期体检,即使发现乳腺肿物,因不痛、不痒而不去就诊;需要观察的病人不及时复诊,医生未能掌握病情的变化,也造成一些误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