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调查显示,乳腺癌的发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统计得出发病的可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的可能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那么,乳腺癌在早期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乳腺癌症状有:
1、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2、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的可能较低,一般在10%以下,血性溢液中约有12%~25%为乳腺癌,但50岁以上患者的乳头血性溢液,乳腺癌可达64%。
3、乳头和乳晕改变:当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真至乳头完全回缩入乳晕下。乳头糜烂、结痂湿疹样改变常是Paget病的典型症状。
4、局部皮肤改变:根据乳腺癌病期的早晚可出现不同的皮肤改变。一些部位浅在的早期癌即可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挛缩,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
5、乳房轮廓改变:由于肿瘤浸润,可使乳腺孤度发生变化,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6、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乳腺癌早期临床诊断
病史询问: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快慢,是否疼痛,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性质,腋窝有无肿块。
检查方法
一: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 型乳腺X 线机, 操作简便易行, 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 信息量大, 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活组织病理检查方法
肿块切除:将乳房中肿块或可疑组织的整个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切取活检:从肿块或可疑组织中切取部分组织进行检查。
细针穿刺:用一根很细的针从肿块、可疑组织或积液中抽取一些组织、细胞检查。其他,如乳头溢液者可做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部刮片或印片细胞学检查。
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测定
乳房肿瘤切除后,测定肿瘤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如果受体水平较高,说明该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如三苯氧胺等较敏感、有效。
四:超声显像
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1一般B超的作为乳腺增生检查的首先检查方式,简单、准确,可反复使用。
五: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
乳腺导管内视镜可直视下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并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给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尤其在钼靶X线检查未见钙化灶的导管内癌患者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等。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否有分泌物等。
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 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 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早期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完全医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1.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完全医治术因手术合理治疗结果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结果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2.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很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3.手术方式
(1).乳腺癌完全医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完全医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 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完全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完全医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完全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
(2).乳腺癌扩大完全医治术:乳癌扩大完全医治术包括乳癌完全医治术即完全医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完全医治术(改良完全医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3.1)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完全医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完全医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3.2)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完全医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4).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完全医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完全医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①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②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③单发性病灶;④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⑤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②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的可能较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