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两种疾病的总称。宫颈原位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多始于宫颈的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储备细胞,其病变性质相同,但病变程度有差异。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CIN的高峰发病年龄在20~40岁。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理病因有两种:
(一)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不典型增生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变和不典型分化。宫颈不典型增生可发生于宫颈外口、移行带、颈管表面或宫颈腺体。宫颈不典型增生曾被称为不典型增生过长(atypical hyperplasia),间变(anaplasia),核异常(dyskaryosis)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统一称为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征是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化不良,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增大、不规则多核、核分裂象异常、核染色深,细胞排列紊乱,但仍保持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开始于基底膜上,逐渐向上延伸。根据异常上皮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Ⅰ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形态、大小与正常细胞不同,细胞核增大异形、核染色深,核分裂少,细胞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层的下1/3,病变部分与正常细胞层分界清楚。
2.中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Ⅱ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核增大、核异形、核染色深、核分裂等变化更加明显,但细胞分界清楚。不典型增生细胞占宫颈上皮层的下2/3,病变部分与正常细胞层分界清楚。
3.重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Ⅲ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形态异形性明显,或未分化,细胞核大、核深染、核分裂不典型,细胞排列失去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几乎浸及全上皮层,仅剩表面1~2层正常鳞状上皮细胞。
(二)宫颈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是指宫颈不典型增生病变累及宫颈鳞状上皮的全层,但病变局限于鳞状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宫颈原位癌又称为浸润前癌、上皮内癌、 非浸润癌,统称为宫颈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的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宫颈上皮全层为癌细胞代替。细胞核大、核异形、大小变异大、核染色深浅不一,异常核分裂象多。上皮分层结构消失,细胞排列紊乱,极向消失。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原位癌在基底膜上,沿柱状上皮向间质内腺体周围生长累及腺体,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三)宫颈不典型增生与宫颈原位癌之间的关系
宫颈不典型增生既具有进展性,也具有可逆性。该病变进展可成为宫颈原位癌。继后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宫颈不典型增生病变也可能逆转,从而自然消失。
宫颈浸润癌形成的基本过程: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诱导启动正常细胞形成CIN的细胞需要10~20年,而CIN演变成为浸润癌一般需要1~10年。
一旦形成浸润癌,肿瘤可能快速生长并可能使患者在2~3年内死亡。轻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为72个月,中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需要38个月,轻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为12个月。约70% CIN发展成浸润癌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20%需1~5年,10%需要1年。总的来讲,90%的CIN发展成为浸润癌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这提示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普查,将可能使多数患者在癌前病变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大大减少宫颈浸润癌的威胁。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正是由于长期坚持定期普查工作,才使2/3的宫颈癌在癌前病变期被发现并得到治疗,其结果必然显著降低其死亡人数。
少数CIN可能自然逆转消失,其自然消失比例约为10%。病变自然消失主要出现在病变程度轻,即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理病因有两种:
(一)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不典型增生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变和不典型分化。宫颈不典型增生可发生于宫颈外口、移行带、颈管表面或宫颈腺体。宫颈不典型增生曾被称为不典型增生过长(atypical hyperplasia),间变(anaplasia),核异常(dyskaryosis)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统一称为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征是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化不良,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增大、不规则多核、核分裂象异常、核染色深,细胞排列紊乱,但仍保持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开始于基底膜上,逐渐向上延伸。根据异常上皮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Ⅰ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形态、大小与正常细胞不同,细胞核增大异形、核染色深,核分裂少,细胞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层的下1/3,病变部分与正常细胞层分界清楚。
2.中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Ⅱ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核增大、核异形、核染色深、核分裂等变化更加明显,但细胞分界清楚。不典型增生细胞占宫颈上皮层的下2/3,病变部分与正常细胞层分界清楚。
3.重度不典型增生
又称为不典型增生Ⅲ级。不典型增生细胞的形态异形性明显,或未分化,细胞核大、核深染、核分裂不典型,细胞排列失去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几乎浸及全上皮层,仅剩表面1~2层正常鳞状上皮细胞。
(二)宫颈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是指宫颈不典型增生病变累及宫颈鳞状上皮的全层,但病变局限于鳞状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宫颈原位癌又称为浸润前癌、上皮内癌、 非浸润癌,统称为宫颈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的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宫颈上皮全层为癌细胞代替。细胞核大、核异形、大小变异大、核染色深浅不一,异常核分裂象多。上皮分层结构消失,细胞排列紊乱,极向消失。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原位癌在基底膜上,沿柱状上皮向间质内腺体周围生长累及腺体,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三)宫颈不典型增生与宫颈原位癌之间的关系
宫颈不典型增生既具有进展性,也具有可逆性。该病变进展可成为宫颈原位癌。继后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宫颈不典型增生病变也可能逆转,从而自然消失。
宫颈浸润癌形成的基本过程: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诱导启动正常细胞形成CIN的细胞需要10~20年,而CIN演变成为浸润癌一般需要1~10年。
一旦形成浸润癌,肿瘤可能快速生长并可能使患者在2~3年内死亡。轻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为72个月,中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需要38个月,轻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时间约为12个月。约70% CIN发展成浸润癌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20%需1~5年,10%需要1年。总的来讲,90%的CIN发展成为浸润癌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这提示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普查,将可能使多数患者在癌前病变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大大减少宫颈浸润癌的威胁。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正是由于长期坚持定期普查工作,才使2/3的宫颈癌在癌前病变期被发现并得到治疗,其结果必然显著降低其死亡人数。
少数CIN可能自然逆转消失,其自然消失比例约为10%。病变自然消失主要出现在病变程度轻,即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喉癌与哪些疾病区分开? 下一篇:葡萄胎与绒毛膜癌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