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3岁,2010年8月颌下腺样囊性癌切除手术,手术后配合化疗。后期吃过3副中药,CT检查结果,影像学意见:两肺多发占位,右侧胸腔积液,前期做过颌下腺样囊性癌手术,我想知道目前这种情况用这种治疗方法生存期限有多长?
专家回复:对于这样的情况您可以继续应用中医药来治疗,至于治疗结果要看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如果对药物敏感 有效情况可以高达87% 可以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局部大块切除是完全医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来是正常的器官,对于邻近肿瘤的神经应尽量做追踪性切除。术中应配合冰冻切片检查周界是否正常。原则上腺样囊性癌做腮腺全切,考虑到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神经侵犯性,对面神经的保留不宜过分考虑;颌下腺者至少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考虑做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术,如已侵犯腭大孔,应连同翼板在内将翼腭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可行颅底切除。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在10%左右,但直接侵犯远较瘤栓转移为多。Allen及Bosch通过对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转移的研究,认为所谓淋巴结转移都是肿瘤直接长入淋巴结,其周围软组织都有瘤细胞浸润,未见瘤栓转移的病例。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的可配合放射治疗。有些解剖部位手术不能完全时,也需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手术配合放射治疗有可能减低复发的可能。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例,也可以采用放射治疗控制发展。以往认为涎腺恶性肿瘤对放射线呈抗拒性,近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腺样囊性癌对放射是敏感的,但单纯放疗不能完全治疗。
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也可配合化疗,以减少复发。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姑息治疗。据Skibba及Bueld报告,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5-Fu、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化疗,有的可使转移灶完全消失。单一用药以顺氯胺铂很好,有效情况37.05%。
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外科手术是否切除完全与预后直接相关。腺样囊性癌局部易复发,多次复发常远处转移。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破坏或远处转移。肿瘤发展慢,即使复发亦可带瘤生存多年。不少学者认为,判断腺样囊性癌预后应以10年为限。据spiro报告242例大、小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5、10、15及20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63%、39%、26%及21%。国内马大权报告5、10、15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64.4%、36.7%、14.3%。发病部位不同其预后也不一样。发生在腮腺者预后较好,小涎腺次之,颌下腺、鼻腔、副鼻窦者很差。spiro报告的242例患者的10年治疗可能,腮腺为29%,口腔小涎腺23%,颌下腺10%,而鼻腔及副鼻窦仅为7%。
晚期可以应用抗癌中医药系统治疗,抑瘤消瘤,副作用小,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的控制转移复发。根据临床经验,很多患者通过系统的中医抗癌治疗,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治治疗结果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治疗癌症,特别是有许多中药抗癌成分为脂溶性的挥发油类,单纯水煎有效抗癌成分是非常少的,所以选择上应当慎重.
病理诊断是金标准,现在腮腺恶性肿瘤不主张采取术前针吸活检,以防止造成肿瘤种植。对于腺样囊性癌手术是比较好的办法,在扩大手术范围以求肿瘤切除完全,腺样囊性癌早期阶段主要是局部侵犯,手术指征明确。腮腺切除对生活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可能因面部瘢痕影响美观。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cm,但有的体积也较大。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机会较多,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和颞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上腭腺样囊性癌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下一篇:颅咽管瘤可以完全医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