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绒毛膜癌大家肯定有所陌生。绒毛膜癌俗称“鬼胎”,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01%~0.36%,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在50年代,死亡人数很高,近年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使绒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
一、绒毛膜癌病因
绝大多数绒癌与妊娠有关,分别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正常分娩之后。也有报道认为可以直接由孕卵发生,甚至极个别来自畸胎瘤内所含卵子的滋养叶成分。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或腹腔妊娠者极少见。
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直径2~10cm,为出血坏死组织,肿瘤可突入宫腔,入侵宫壁或突出于浆膜层,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组织学上绒癌与一般癌肿有很大区别,绒癌没有一般所固有的结缔组织性间质细胞,只有滋养细胞、血块及凝固性坏死组织物构成的坏死灶,也没有固有的血管,癌细胞直接与宿主血液接触取得营养。在癌灶中心部,往往找不到癌细胞,越是靠近边缘部,肿瘤细胞越明显,但见不到绒毛结构,只能见到成团的滋养细胞。
二、绒毛膜癌会遗传吗?
绒毛膜癌是的致命性很高。很多人由于家族多人患有此病而想了解,绒毛膜癌是否会遗传?绒毛膜癌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也不会直接遗传,但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绒毛膜癌的遗传倾向并不是指疾病的直接遗传,而是一种遗传的易感性,相对来说有家族绒毛膜癌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这种恶性肿瘤。在绒毛膜癌的发病过程中,后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葡萄胎、流产等,即使是足月正常分娩也是有可能患病的。而具有遗传的易感性的人群,对于这些外部的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受到致癌因子的诱导,激发癌症。
但是,有绒毛膜癌家族患病史的人群也不必焦虑惊慌,上一代的患病并不会必然导致下一代的患病,自己不要过分担心会被遗传,也不必因为怕遗传给下一代而停止受孕。
绒毛膜癌的遗传,只是一种易感性的遗传。只要在日常多注意防癌抗癌,拥有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可以减低发病可能的。如果是高危人群,那么只要定期参加体检,排除各种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完全不必担心绒毛膜癌的问题的。
三、研究绒毛膜癌的基因表达特征
采用cDNA芯片技术,用Cy3 dUTP标记葡萄胎mRNA,用Cy5 dUTP标记绒毛膜癌细胞mRNA制备探针进行芯片杂交,抽取3 条基因作RT PCR验证。从有效基因位点中筛选出227 个差异表达基因,占所研究基因的5.66%, 其中上调基因表达共85 条,占2.12%,下调基因共142 条,占3.54%。
与葡萄胎相比,绒毛膜癌能引起包括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较广泛的基因激活与上调效应,同时也下调了细胞周期负性调节、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相关基因,初步揭示了绒毛膜癌基因调控异常的复杂性。
四、绒毛膜癌的标志物
子宫绒毛膜癌(包括卵巢、睾丸生殖细胞瘤含绒毛膜癌成份)、恶性葡萄胎的特异性标志物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是一种恶性滋养叶肿瘤。hCG是由滋养叶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它在血液或尿中出现指示体内有活的肿瘤细胞存在。
正常育龄妇女血清hCG含量小于4ng/ml,排卵期峰值小于10ng/ml。患有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的病人,血清中的hC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即病灶的消长与血清hCG含量小于4ng/ml,排卵期峰值小于10ng/ml。患有子宫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的病人,血清中的hC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即病灶的消长与血清hCG含量变化是一致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每周检测血清hCG含量的动态变化,对判断治治疗结果果和指导治疗计划很有价值。如病人症状与病灶消化,hCG仍为阳性,说明尚有亚临床病灶存在,应继续治疗与观察。
游离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约为血清中hCG总量的1%,其意义与hCG基本相似,升高见于正常妊娠和绒毛膜肿瘤,但后者的升高程度远高于前者。
五、绒毛膜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恶性葡萄胎 一般认为恶葡只发生于葡萄胎后而绒癌可发生于足月产后、流产后(包括宫外孕、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继葡萄胎后恶变者,绒癌及恶葡均有可能。但在发生时间上有差异。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经验,葡萄胎排出后半年内恶变者,绝大部分(96.5%)为恶性葡萄胎,一年以上恶变者绝大部分(92.85%)为绒癌。6个月至1年间发生者恶葡与绒癌各占半数。故就一般论,间隔时间愈长,绒癌的可能性愈大。
2、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syncytial endometritis) 足月产后,特别是流产或葡萄胎排出后,刮宫或切除子宫病检可在浅肌层内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可见有散在的滋养细胞(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及炎性细胞,乍看好象肿瘤图象,但深肌层亚无浸润。血或尿内hCG测定亦多为阴性。故不属于滋养细胞疾症范围。一般经过完全刮宫后即可逐渐恢复正常。Park(1981)认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一词亚不适当,因参与良性侵蚀的细胞为单核,而非合体与多核(non-syncytial and multi-nuclear),且无明显的炎症过程。
3、滋养细胞假性瘤(trophoblastic pseudotumor) 有种种名称,除滋养细胞假性瘤(Kurman,1976)外,还有合体细胞瘤(“Syncytioma",Qwing,1960),非典型绒毛膜癌(atypical choriocarcinoma,Merdrand,1959),均指组织学与临床不具有典型绒癌现象,亦不转移之“持续型良性绒毛膜侵蚀病变”("an unusually persitent formof benign chorionic invasion"),为胎盘附着处合体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成瘤状。在组织学上,合体滋养细胞也每每表现出多形性,也出现大的奇形怪状的核。不存在绒毛结构。与绒癌鉴别是困难的,但根据无核分裂象、缺乏细胞滋养细胞亚没有侵犯子宫深肌层而造成破坏的倾向等,可与绒癌鉴别。
六、绒毛膜癌的检查
1、有组织学检查者,以组织学诊断为准。绒癌在组织学检查时仅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坏死,若见到绒毛,则可排除绒癌的诊断。
2、无组织学检查者,凡流产、分娩、宫外孕以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清宫后间隔一年以上发生的,亦诊断为绒癌。
3、疑有脑转移时,可作CT、B超检查,可显示转移灶,但病灶小时,不一定能明确诊断,可作脑脊液与血浆的hCG测定,脑脊液hCG水平:血浆hCG水平>1:60,则示有hCG直接泌入脑脊液,即可诊断为脑转移。
七、绒毛膜癌常见问题护理
心理护理
对于绒癌病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病人为生育年龄妇女,思想顾虑大,怕影响生育,尤其初孕病人思想顾虑更大,常常痛不欲生。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病人,经常与她们交流沟通,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体贴病人,了解病人身体上的不适以便及时治疗,减轻痛苦。可请已治疗的绒癌病人现身说法,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道大出血的护理
1、绒癌多见于阴道转移,转移瘤呈单发或多发,并破溃出血。当病人发生子宫阴道病灶出血时,应根据出血之轻重缓急,采取下列措施:
(1)向病人与家属解释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减轻其恐惧心理。
(2)用消毒棉球或长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
(3)用碘仿纱填塞时,可留置3天左右。
(4)如在阴道口附近有出血灶,除做阴道塞纱外还应留置导尿管,并用丁字带加压包扎。
(5)上述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病灶者,或出血灶位于阴道上1/2或宫颈者,可考虑做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行放疗止血。
2、阴道大出血时,应用长纱条填人阴道压迫止血。填塞止血后上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3、注意阴道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时更换外阴垫,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定期观察输液、输血情况,保持通畅,按医嘱使用止血药。
5、注意病人大、小便情况及便后有无阴道出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观察尿量,每天清洁外阴,防止感染。
6、因填塞时间长,易发生感染,要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绒癌脑转移昏迷病人的护理
1、给予平卧位,头下垫枕头成30°,吸氧,静脉快速滴人脱水剂,如50%葡萄糖、甘露醇和呋塞米等。
2、上心电监护仪,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变化。
3、保持导尿管通畅,准确记录尿量,早晚为病人清洁会阴部,并按医嘱行膀胱冲洗。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擦背,防褥疮发生。
5、留置胃管,鼻饲饮食,保持口腔清洁。
6、定期巡视观察输液情况,保持通畅。
7、加放防护栏,防止病人坠床。
8、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四肢活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呕吐等症状。
八、绒毛膜癌食疗方
1、炒扁豆。400克扁豆,20克葱白,10克大蒜,家常小炒的常规做法,加食盐、白糖、味精等调味。此菜能抑制肿瘤生长,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2、红烧菜花。250克菜花,鲜香菇和胡萝卜各100克,家常小炒的做法,放葱末、酱油、盐、味精等调味。菜花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胡萝卜和鲜香菇也有此类功效。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机能,润肤抗癌。
3、海参香菇猪肉汤。海参150克用水泡发后切丁,猪肉剁成末,连同香菇、生姜入锅加水炖煮,加盐、味精、麻油等调味即可。香菇含有的多糖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猪肉、海参能滋补身体,增强营养。
4、番茄炒鸡蛋。这是一道比较家常的食谱,不仅色泽鲜艳,促进食欲,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还具有防癌作用。同时,番茄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增加营养。
这些食疗方虽然对于绒毛膜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结果,但只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要征询医生的意见,以便对症下药,以免影响治疗。
九、绒毛膜癌的预防
1、广泛开展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知识普及,做好避孕工作,减少妊娠机会。文明性生活,防止性病传播,人流术后组织送病理。
2、绒癌近期治疗后巩固化疗1~3个疗程,以后每周测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个月后再巩固化疗一次,以后每半年化疗一次,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
3、绒癌治疗后对要求生育期的妇女严格避孕2年,为防止β-HCG值受避孕因素影响,很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4、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机会,据目前文献报道约为10%~20%,故随诊工作持续至少2年,有条件者应长期随诊。
另外,专家表示葡萄胎也会遗传
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较高的恶变比例;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罕见。两类葡萄胎从发病原因至临床病程均不相同。目前通过细胞遗传学结合病理学研究证明: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各有遗传学特点。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组是父系来源,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况下和精原核结合后发育形成。葡萄胎很早的临床症状是阴道出血和下腹痛,在妊娠初期常被诊断为先兆性流产或不完全性流产。葡萄胎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就应该决定治疗方式,尽早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