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提醒男性朋友在炎热的夏季应该谨防前列腺癌的发病,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性腺器官,也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器官,而雄激素是通过其受体发挥作用的,雄激素受体(AR)则是雄激素代谢和发挥作用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之一。因此,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受雄激素的调控,雄激素通过和胞浆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使雄激素受体进入细胞核并作用于靶基因的雄激素反应元件(雄激素受体E),从而在转录水平发挥调控作用。
雄激素对靶基因的作用是多态性的,雄激素受体作为中心,在介导雄激素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并作用于下游的各种基因起重要作用。PSA就是雄激素受体的下游基因,PSA受雄激素受体活性的调节,PSA值大小的变化应该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
PSA分子量约为34000,由24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蛋白酶的活性,和缓激肽家族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正常人PSA主要存在于精液中,其浓度0。5~5。5μg/L,约为血清(<0。4μg/L)的100万倍。
PSA主要由前列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合成。前列腺上皮-血管屏障能限制PSA进入血循环,所以对于正常腺体,PSA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为渗入细胞外间隙,然后弥散入循环。
发生前列腺癌时,上皮细胞的结构和极性均已紊乱,前列腺上皮-血管屏障被破坏,PSA大量进入细胞外间隙和血循环,导致血清PSA升高。
专家提醒大家,升高的血清PSA成为前列腺病理改变的重要标志物,对前列腺癌诊断有很大的意义。每克前列腺癌组织可使血清中PSA升高3μg/L,每克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可使血清中PSA升高0。3μg/L。
PSA对前列腺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总的阳性比例可达82%~97%之间,PSA测定对包膜内癌的敏感性为70%、转移癌为100%。
因此PSA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判断和监测前列腺癌的复发。
实验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在高PSA组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PSA组,雄激素受体 mRNA在高PSA组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PSA组。证实PSA值大小的变化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在前列腺增生中,雄激素受体的过表达可能是PSA增高的一个因素。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对其演变过程及预后尚缺乏深入的了解。但可以肯定,雄激素及其受体与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良性前列腺上皮比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受体免疫反应性高。高、中分化癌的雄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比例高于低分化癌,早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受体表达阳性比例高于晚期前列腺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前列腺癌病人术后能活多久? 下一篇:哪些人要特别警惕前列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