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得了恶性黑色素瘤,我想咨询一下能治疗吗?做了全身检查其他地方都正常,女,56岁,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吃一点点饭,医院还没有治疗方案,但是把腰部的肿瘤割掉了,可是医院一直还没下药,我就很着急,能治疗吗?
专家回复: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在术后健康期的治疗上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存在的复发和转移可能是很高的,术后残余的癌细胞会不定时的向各部位转移.所以术后要加强巩固以防止它的复发和转移,手术西医治标,术后健康期用中医药来治本,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样中西医结合,标本兼职,才能取得很好得效果,要未病先防,治未病。正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如果等转移和复发再治疗,未迟已晚。
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必须作广泛完全切除,切除范围要比其他恶性肿瘤更广、更深。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就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的可能较高,因此应施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一)外科治疗
1、活检手术: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cm~lcm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则根据其浸润深度,再决定是否需行补充广泛切除。一般不作切取或钳取活检,除非病灶已有溃疡形成者,或因病灶过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毁容或致残而必须先经病理证实者,但切取活检必须与完全医治性手术衔接得越近越好。世界卫生组织恶性黑色素瘤诊疗评价协作中心在一组前瞻性分析中认为切除活检非但对预后没有不良影响,而且通过活检可了解病灶的浸润深度及范围,有利于制订更合理、更恰当的手术方案。
2、原发病灶切除范围:老观点主张切除病变时一定包括5厘米的正常皮肤已被摒弃。大多数肿瘤外科学家对薄病变,厚度为≤1mm,仅切除瘤缘外正常皮肤1cm,对病灶厚度超过1mm者应距肿瘤边缘3cm~5cm处作广泛切除术。位于肢端的恶性黑色素瘤,常需行截指(趾)术。
3、区域淋巴结清除术
(1)适应症:在美国大多数肿瘤外科医生持如下治疗态度:
①病变厚度≤1mm者,转移的可能甚低,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不能指望其能改变远期预后;
②病变厚度>3.5cm~4mm者隐匿性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高,远期存活的可能也相对的低(20%~30%),即使做了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亦难望在存活的可能上会出现有意义的提高。尽管如此,主张只要尚无远处转移灶可查,便应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者大有人在;
③厚度介于上述二类之间的病变,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当高,是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可望提高生存期有效对象。
(2)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作颈淋巴结清除时,原发灶位于面部者应着重清除腮腺区,颏下及颌下三角的淋巴结;如病灶位于枕部,重点清除颈后三角的淋巴结。发生于上肢的恶性黑色素瘤需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发生在下肢者应做腹股沟或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发生于胸腹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则分别作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4、姑息性切除术:对病灶范围大而伴有远处转移等不适于完全医治性手术者,为了解除溃疡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减积术或姑息性切除。
(二)放射治疗 除了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有效外,对其他的原发灶一般治疗结果不佳。因此对原发灶一般不采用放射治疗,而对转移性病灶用放射治疗。目前常用放射剂量为:对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腔、腹腔、盆腔内的转移灶,每次照射量≥500cCy,每周2次,总量2000~4000cCy,对骨转移灶每次200~400cCy,总量3000cCy以上。
(三)化学治疗
1、单一用药
(1)亚硝脲类药物:对黑色素瘤有一定治疗结果。综合文献报道、BCNU治疗122例黑色素瘤,有效情况为18%,MeCCNU治疗108例,有效情况17%,CCNU治疗133例,有效情况13%。
(2)氮烯咪胺(DTIC):由于DTIC的出现,使黑色素瘤的治疗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应用很广泛的药物。GaiIanl报道DTIC的治疗结果很好,治疗28例黑色素瘤,每次剂量为350mg/m2,连用6天,28天为一疗程,有效情况为35%。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皮肤癌化疗复发了怎么治疗? 下一篇:皮肤癌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