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癌 > 皮肤癌护理 > 正文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类型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6-05 10:34:37 浏览次数: 20

    皮肤肿瘤是一大类疾病,包括:表皮肿瘤、皮肤附属器肿瘤、皮肤囊肿、皮肤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周围神经肿瘤、黑素细胞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和造血系统肿瘤、转移性皮肤肿瘤。皮肤的常见恶性肿瘤:
    1、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
    2、恶性黑素瘤MM
    3、皮肤原发淋巴瘤和肉瘤
    4、系统性肿瘤的皮肤表现
    A、基底细胞癌(BCC):BCC是常见的皮肤癌,具有侵袭性和破坏性。
    流行病学:发病年龄多>40岁,男>女,美国统计BCC的发病的可能约500-1000/10万人。85%的BCC出现在头颈部,约25%-30%的BCC单独发生于鼻部。
    BCC的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略呈隆起、淡黄色或粉红色小结节仅有针头或绿豆大小,呈半透明结节,质硬,表皮菲薄,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但无疼痛或压痛。病变位于表皮深层者,表面皮肤略凹陷,失去正常皮肤的光泽和纹理。经数月或数年后,病变部位表现出现鳞片状脱屑,以后反复结痂、脱屑表现溃烂、渗血。当病灶继续增大时,中间形成浅表溃疡,其边缘可隆起,参差不齐似虫蚀样。
    基底细胞癌(BCC)临床分类:   
    结节型
    浅表型
    色素型:需与色素痣、恶黑等鉴别
    溃疡型:恶性度较高
    硬化型(瘢痕型):恶性度高,易远处转移
    B、鳞状细胞癌SCC:SCC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老人多发,好发于曝光部位。分为:原位鳞癌(Bowen病)、侵袭性鳞癌(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
    SCC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I级鳞癌:非典型鳞状细胞占全部细胞比例低于25%,癌组织向下侵袭不超过汗腺水平,癌组织周围炎症反应明显。
   Ⅱ级鳞癌:非典型鳞状细胞占25%~50%,有少数角珠,其中心有角化不全。角化不良细胞较I级减少,周围炎症反应较I级轻。
   Ⅲ级鳞癌:非典型鳞状细胞占50%~70%,癌细胞多呈梭形,角化不良细胞很少,有丝分裂象明显,周围炎症反应不明显。
   Ⅳ级鳞癌:几乎癌组织的细胞均为非典型鳞状细胞,胞核深染,瘤细胞呈旋涡状排列。几乎见不到角化细胞,无角珠。周围几乎无炎症反应。
   I级、Ⅱ级鳞癌的侵袭程度较低,转移的可能性较小,预后较好,Ⅲ级、Ⅳ级鳞癌侵袭程度较重,转移的可能性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C、恶性黑素瘤(MM):MM是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在皮肤、眼、耳、胃肠道、软脑膜、口腔及生殖器粘膜。是很危险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人数极高,能转移到全身任何器官,包括脑和心脏。
    MM是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在皮肤、眼、耳、胃肠道、软脑膜、口腔及生殖器粘膜。是很危险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人数极高,能转移到全身任何器官,包括脑和心脏。
    发生MM的危险因素:
    遗传特征:CDKN2A突变
    浅肤色者(SPTⅠ和Ⅱ)
    不典型痣或MM的家族史或个人MM的病史
    紫外线照射,特别是儿童期日晒伤
    皮肤黑素细胞痣>50个和大小>5mm,或不典型痣>5个
    先天性痣
    不典型黑素细胞痣综合征
    黑素瘤分类:
    a、新发黑素瘤:
    1、原位黑素瘤MIS
    2、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LMM
    3、浅表播散性黑素瘤SSM
    4、结节性黑素瘤NM
    5、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ALM
    6、结缔组织增生性黑素瘤DM
    7、粘膜黑素瘤
    b、由癌前病变损害发展而来的黑素瘤:
    1、由不典型黑素细胞痣发展而来
    2、先天性痣样黑素细胞痣发展而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