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术后并发症如果不注意,容易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并发症,我们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有效的注意防范,归纳起来脑瘤术后并发症如下:
1。出血 颅内出血是术后很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脑疝发生,从而危及患者生命。(1)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障碍不恢复或加重,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是小脑幕切迹疝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患者有颅内出血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2)术后升血压时速度不能过快,每15~30 min监测血压1次,同时注意意识及瞳孔变化。(3)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及头部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等情况。引流管固定通畅,一般高度为10~15 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液呈鲜红色且量多,应用止血药。量少于正常,患者头痛、烦躁、意识状态趋于恶化,一侧瞳孔散大,则提示颅内出血可能。立即快速给予脱水剂,并积极进行术前准备,以清除血肿。本组2例患者经过积极止血、脱水治疗,无脑疝的征象,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 脑水肿 由于肿瘤长期压迫脑组织,在切除肿瘤后,脑组织灌注压增加,术后反应性水肿较其他颅内肿瘤重。本组3例患者皆在术后3~5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加深,双瞳不等大,头痛、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术后2~3天处于脑水肿高峰期,可取头部抬高15°~30°,以利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按时足量快速使用脱水剂,用药后准确记录尿量。不能因补充血容量而延误脱水治疗,使脑水肿加剧而发生脑疝。严格记录出入量,控制液体入量及输液速度。原则为“量出为入,宁少勿多”。应严格控制晶体液的速度避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输液量不超过1 500 ml。
3。颅内感染 术后主动有效地控制中枢性高热发生是手术成功和脑复苏的关键,高热可使脑脊液的分泌量增加,分泌速度加快,从而使颅内压升高,促进脑疝形成。又可使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氧的利用效果低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本组2例患者术后3~5天出现体温上升,持续时间较长并高达40 ℃,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应及时报告医生,做腰穿、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得以确诊为颅内感染。患者除加强抗炎治疗外,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引流物的颜色。发现过多的血性引流物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加用人工冬眠并辅以冰帽、冰毯降温。
4 。 电解质紊乱 由于患者长期不能正常进食和长时间使用脱水剂,故患者术后常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组1例患者术后有面色潮红、肠鸣音下降、反应能力减弱、口气中带有烂苹果气味。及时做血液检查后证实患者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调整输液计划,纠正内环境紊乱,同时术后3天即管喂流质,加强营养支持。饮食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为主。
5 。癫痫 癫痫发作多发生于脑水肿高潮期,术后2~4天,由于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手术刺激所致。当脑水肿消退,脑血液循环改善后,癫痫亦不再发作。本组2例患者术后予以大仑丁、鲁米那预防癫痫,同时做好癫痫发作的护理准备。注意观察癫痫发作先兆、性质、持续时间,嘱咐患者按时服抗癫痫药;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摔倒;注意保护头部及四肢,速将衣领、裤带松开,以利呼吸道通畅。同时遵医嘱肌注安定,口腔内要放置裹好纱布的牙垫,以防咬伤舌头。
6 做好视力障碍者的安全保护 本组1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勿单独下地活动。将用物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移开热水瓶,防止烫伤,若患者外出,应有专人陪伴。同时可用眼罩保护角膜,护士或家属可采用水果、玩具等逐步训练患者,促进视力的恢复。
7 做好基础护理 不能进食者或昏迷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可用0.05%洗必泰或生理盐水给予口腔护理;术后注意翻身、扣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和肺炎的发生;术后老年人注意活动下肢,每日给予温水擦浴,按摩四肢肌肉,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静脉炎发生;并要防止便秘,不用力排便及咳嗽。本组病例无一例口腔炎、褥疮、静脉炎、便秘的发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