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女,饮食一般,垂体瘤是否都属于良性的?我想知道脑垂体瘤是什么?
专家回复:脑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瘤临床症状:
1)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表现。
2)垂体瘤压迫周围细胞组织引起的相应激素分泌减少的临床表现: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低血糖、容易感冒等;甲状腺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秘等,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痴呆、生长迟缓等;性腺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男性女性不育、性欲下降、女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男性阳痿等临床表现;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临床表现,在儿童可以表现为身材矮小,在成人可以表现为身体脂肪集中在腹部、肌肉松弛萎缩、衰老、自我认知程度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性功能低减等。
3)周围结构受压症状: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交叉,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上患者通常会主诉经常被撞伤等;若是肿瘤侵犯了垂体周围的神经血管丛海绵窦,会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如上眼睑下垂、瞳孔变大等临床表现。
4)垂体卒中: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血管供应差或肿瘤血管的异常生长,在一定的诱因下,会出现肿瘤出血,瘤体组织的坏死。若是肿瘤完全出血坏死,肿瘤包膜破裂,会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外科急诊手术处理。多数垂体瘤的卒中表现为不完全或部分垂体卒中,可以是轻度的头痛、恶心呕吐伴全身不适,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缓解,某些激素分泌型肿瘤的临床症状减轻。
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垂体肿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关系密切。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若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视野缺损等),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四种类型激素分泌性肿瘤是垂体瘤中临床表现很为复杂、治疗方法的选择多样、临床预后 脑垂体瘤转归各异的一类垂体瘤。
根据激素分泌种类的不同,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多数为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
2)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码增加)、多汗、骨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手足指(趾)软组织及关节的肿胀、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以及甲状腺、结肠的肿瘤等等。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
4)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的症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心慌房颤等。
5)其它还有FSH、LH型垂体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肿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良好比例为60-90%,但复发的可能较高,国外资料在7%-35%,单纯切除者复发的可能可达50%。其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
手术切除不完全,肿瘤组织残瘤
肿瘤侵蚀性生长,累及硬膜,海绵窦或骨组织
多发性垂体微腺瘤,
垂体细胞增生。
2. 西药治疗仅对一部分的病例有一定的治疗结果。如溴隐亭治疗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生长抑制素或雌激素治疗GH腺瘤,赛庚啶,甲吡酮治疗ACTH腺瘤,无功能腺瘤及垂体功能低下者,采用各种激素替代治疗,均为姑息性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治疗,停药后症状复发,瘤体继续增大。
3. 放射治疗:运用于手术不完全或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及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治疗结果,但临床上对其剂量、治疗结果,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尚待进一步研究。
4. 中医治疗:抗瘤正脑丹系列的配伍应用,适用于未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切除,术后复发,X-刀、γ-刀,放疗后患者,用药3-6个月可消除症状,使瘤体缩小控制不再生长甚至消失,消除残瘤,预防复发,临床应用多年来治疗结果确切。
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与药物治疗。个别病例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侵蚀情况与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与药物治疗。个别病例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侵蚀情况与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
临床表现
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 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萎常很早发生而多见。
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神经纤维刺激症 头痛,呈持续性头痛;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压迫症 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其他压迫症群。
内科治疗一般会首先被选择为垂体瘤的治疗方法。多巴胺激动剂类药物已经有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其中很为患者熟悉的是溴隐停,这种药物在多数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控制泌乳素腺瘤的症状,对其他类型的腺瘤也有一定的作用,只不过它的缺点也较突出,就是"只治标,不治本",停药会复发。从外科的角度看,此药的应用会引起肿瘤收缩使质地变韧变硬,增加日后手术治疗的难度。
手术治疗应该被理解为"有可能实现完全医治垂体瘤的治疗诊疗理念",它为患者提供了疾病完全治疗的希望。 手术方式一般分为开颅手术和经蝶入路手术两大类。 经蝶手术,就是采用不开颅的方式,借鼻腔通道,经蝶窦直达垂体肿瘤。 较之开颅手术,它具有肿瘤暴露佳,创伤和危险性小,颅面外观无改变,治疗结果好、完全医治比例高等优点。 适合经蝶手术的垂体腺瘤有:
1、垂体微腺瘤(直径<1厘米);
2、侵犯蝶窦的腺瘤;
3、向鞍上扩展而未向鞍旁扩展的垂体腺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