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健康指导:掌握沟通技巧,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交流,积极采集病人的资料,针对病人对所患疾病知识的缺乏,护士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术前的准备及术后需要配合的方法,使病人树立信心,并介绍成功病例,解除恐惧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 头疼:评估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以及疼痛对病人的影响,解释疼痛的原因,严密观察病人头痛时的表现,如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并遵医嘱用药,以缓解疼痛,一旦发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等,即可能发生脑疝,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3 术前准备:术前3d开始用呋麻滴鼻液滴鼻,术前1d剪除鼻毛,应注意切勿损伤鼻黏膜,有鼻炎、副鼻窦的患者须待炎症控制后方可进行手术。并指导练习张口呼吸,术前口腔护理1次。术前晚应保证睡眠充足,如有心理紧张难以入睡的患者,可依据医嘱给予安定2片口服,并予以心理指导。术前禁食水10h,手术前30min予以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
4 病房准备:术日紫外线消毒所住房间及床单1h。备好吸氧、吸痰、监护仪等抢救器材,很好住抢救室,无条件可选择小病房。
2. 脑垂体瘤术后护理
1 体位:未清醒时,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误吸。有脑脊液鼻漏应取去枕平卧位7~15d。无脑脊液鼻漏血压平稳抬高床头15°~30°,以利呼吸,并降低颅内压。
2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从病人语言、睁眼、运动三方面来评估病人的意识障碍程度,昏迷患者要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确保无护理并发症,教会陪护人员为患者测量尿量,护士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返回病房会带气管插管,将氧气插入其中,将氧流量调至3~4L左右,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及气管插管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4 术野的护理:经颅入路的手术患者观察手术部位敷料包扎是否完好,有无渗出,渗出多者及时提醒医生进行换药,血性渗出多者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各种操作严格无菌,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经蝶窦入路的手术患者应注意双侧鼻孔内渗液情况,一般鼻腔纱条在术后3d既可拔除。应注意观察有无液体漏出,并鉴别是否是脑脊液。
5 高热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调配合理的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4h的出量。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方法有冰袋、冰帽、冷敷;乙醇擦浴、冰水擦浴、温水擦浴。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保暖,观察有无虚脱现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 疼痛的护理:疼痛是术后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应严密观察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及部位。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感情,取得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还可以为患者介绍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
3 脑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尿崩症的护理及指导
1 尿量的观察: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应为常见的并发症,由手术中垂体瘤后叶或垂体柄损伤所致。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准确记录病人每小时尿量及24h尿量。如尿量大于250ml/h或24h尿量>4 000ml,尿色变淡,常提示多尿及尿崩的出现,应立即汇报医生予以处理,并保持进入液量的平衡。
2 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低盐、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补充饮料,忌饮浓茶、咖啡等,按医嘱根据病人排尿量补充液体,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心理支持与自我调适指导:因病人对尿崩易产生恐惧、焦虑,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加强心理咨询,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 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尿崩症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5 用药指导:有持续尿崩时,使用药物治疗如脑垂体后叶素、长效尿崩停、双氧支尿塞等。注意用药后尿量变化,以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注射长效尿崩停,要先摇匀油剂,吸入尿崩停时不可过猛,以免刺激上呼吸道,吸入过量时可引起胸闷、腹胀。另外使用脑垂体后叶素可使腹部血管痉挛致腹痛,要密切观察。
6 出院指导: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继续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酒、浓茶。稳定病人情绪,避免不良刺激,继续观察尿量,定期检查尿比重,如果发现尿量24h超过4 000ml尿比重低于1.005,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瘤化疗后的护理方法 下一篇:脑垂体瘤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