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是意大利人,70岁, 身体状况一直很好,以前血压有些高,但服用草药血压一直很稳,饮食很注意,长期食用无公害食品。从去年11月发现腋下淋巴肿大无痛,没在意,今年1月感冒发烧咳嗽,脖子上的淋巴肿大,有点触痛,2月做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癌。他应该是早期发现吧,但癌细胞的发展速度也许会很快。我在网上查到郑伟达教授的治疗方法,我先生很相信中医治疗的作用,因为他不打算化疗。他想了解你们的四位一体治疗方法是纯中医治疗,还是要经过西医的化疗?具体是怎样治疗的?我想知道像他这种情况他的治治疗结果果怎么样?
专家回复: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病按其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其恶性程度不一,由淋巴一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颈部淋巴结内。传统医学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代。在《证治准绳》、《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古医籍中,描写到一些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发展、预后等与恶性淋巴瘤有许多相似之处。
恶性淋巴瘤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石疽""失荣""恶核"、"阴疽"范畴。淋巴癌的症状:主要是在身体上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早期皆不痛不痒,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约60%的淋巴癌首先发现在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开始时祇单一肿大,慢慢则数目增加,且越肿大。淋巴癌可发生于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颚、前颈部、锁骨上、腋下、鼠蹊部、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有时则发生于脏器引起压迫症状;若发生于胃、小肠或大肠则可能有腹胀、便血、呕吐、腹痛等消化性溃疡或胃肠机能障碍之症状;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不正常出血等泛血球减少症,有时在周边血液里可见异常淋巴球出现。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石疽"、"阴疽"、"恶淋"、"恶核"、"失荣"、"痰核"等范畴。其病是因寒痰凝滞,气郁痰结,肝肾阴虚所致。
病因:西医研究: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根据其病理特性可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种。其临床特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组织增生,尤以浅表淋巴结为显著,常伴有脾肿大,晚期有贫血、发热和恶病质等表现。中国恶性淋巴瘤虽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其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ll-13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本病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6一18个月,也有达数年之久的病例。若治疗得法,I、2及3期病人的5年生存的可能平均可达80%,何杰金氏病比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好。50%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细菌感染、免疫缺损、某些自身免疫疾患、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 物理病因(辐射)。淋巴瘤的发病的可能不仅与吸收辐射的剂量有关,还与受辐射时的年龄有关,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的可能比其他人群高。医用辐射对人类肿瘤的发病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剂量辐射对人类淋巴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2) 化学病因。化学致癌物的种类中的烷化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化学药物引起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不很少见,如环磷酰胺、甲基苄肼、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引起恶性淋巴瘤均有报道。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药及化肥的应用,在农村人口中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不断地增加。
(3) 免疫因素。恶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对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容易发生机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相关有许多方面的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恶性淋巴瘤。(5) 病毒病因。病毒是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比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是一种纯中医的治疗方法。所谓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即有效的药疗、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乃是我院特色诊疗理念。早期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疗,就是治疗五年内不复发的视为临床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恶性淋巴癌晚期中医药治疗优势 下一篇:淋巴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