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腔溃疡会不会变口腔癌?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份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得口腔癌呢?
1、 口腔溃疡不愈者
一般口腔溃疡不会超过两周,如果你经常患有口腔溃疡,同时溃疡有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口腔溃疡是口腔癌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下唇比上唇受累几乎多10倍,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45~65岁。下唇癌病人病史里重要的一个症状就是“水疱”,有反复结痂的情况,变成一个表浅的出血溃疡。溃疡的四周向组织深处浸润,周围硬结比较重,这过程可以长达数年。
2、 长期嗜好烟、酒
资料显示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烟者口腔癌发病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
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经常抽烟不仅会破坏肺部器官,同样也会损害口腔。长期抽烟会使口腔遭到病变,引发口腔癌。
3、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4、维生素A摄入比较少的人
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免疫能力(特别是唾液的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癌危险。
口腔癌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因为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高。
5、 有家族病史的人
口腔癌家族病史会增加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如果再加上吸烟、糖尿病等其他风险因素,危险就更大。
口腔癌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口腔癌疾病严重影响到了人体的进食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合理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那么口腔癌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膳食处方:口咽部癌症病人应加强营养,以新鲜、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多食高蛋白质食物,如甲鱼等;化疗后,可多食些红枣、阿胶等食品。
1、病人术后有吞咽困难,宜用浓流质饮食。可选用蒸鸡蛋羹、面粉糊、米粉糊、稠藕粉、麦粉粥、米仁粉粥、绿豆粉粥、茯苓粉粥、小米粥、肉泥菜末稀饭、鸡蛋菜末稀饭、肉泥、菜泥烂面条、鸡蛋菜末烂面片、浓缩鸡蓉汤、肉汤、骨头汤等,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
2、化疗期间,可以使用高蛋白质、高铁、高维生素及升高白细胞的食品,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3、放疗后有口干者,可多吃西瓜、生梨、绿豆汤等凉性食物;可予西洋参或参须泡服,或含嚼西洋参片。
4、肿瘤健康期,宜选用高蛋白质、高铁、高维生素、中量脂肪、正常能量的平衡膳食。
二、营养制剂选择:术前病人体质衰弱,可采用静脉营养液输注,或用高营养混合流质与要素饮食混合使用,保证病人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术后病人不能进食时,可选用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匀浆饮食或给予肠内全营养要素饮食。
三、癌症病人因为体质虚弱,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治疗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对病人的营养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及健康过程中,使病人明确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因为口咽部癌症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所以首先要予以纠正,避免食物对口咽部的刺激作用;其次,要让病人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以及饮食禁忌。
针对许多癌症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骨髓及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食欲不振、肠胃反应等严重干扰正常治疗和患者身体恢复的副作用。
饮食调养作为癌症治疗中重要的后方保障,在降低消除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治疗的副作用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为癌症患者手术放化疗后防止复发转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口腔癌的检查诊断手段有哪些? 下一篇:自己如何检查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