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本证多见于各种类型癌症骨转移,尤以晚期肺癌及晚期肝癌为多见。?
治诊疗理念则:滋阴清热?
常用方药: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知母、鳖甲、玄参、生地、北沙参、麦冬、五味子、柏子仁、夜交藤各12g,石上柏30g,女贞子20g,白英、紫菀、蛇舌草各15g?
其他措施:?
(1)针刺诊疗理念:取穴太冲、合谷、三阴交、内庭、肺俞、足三里、委中,用补法。留针10~15分钟,间断捻针。每日1次,每5~7天为1疗程。?
(2)气功诊疗理念:近年来气功应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声势较大,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3)心理诊疗理念:肿瘤病人的情志变化,可以影响患者的休息、饮食,甚至加重病情,对患者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负担,令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本病的健康。
(4)调护方法:①令患者卧床休息,但笔者不主张一定卧床休息,症状显著好转后可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②对发热患者,需每日测体温3~4次,待体温正常后,1天可测1~2次。?
③饮食可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禁辛辣、酒之品。?
④远房事,生育期妇女应避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肿瘤辨证论治之气虚血瘀证 下一篇:肿瘤辨证论治之阳虚水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