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发热,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心烦失眠,干咳短气,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低热盗汗,颧红,头晕耳鸣,吐血衄血,舌红,脉数。本证多见于晚期肺癌并阻塞性炎症,各种肿瘤有骨转移,中晚期肝癌等。 ?
治诊疗理念则:治实热阳毒者,宜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虚热阴毒者,温补托里,扶正祛邪。
常用方药: (1)基本方药:龙胆草20g,地骨皮、白薇各15g,白茅根、蛇舌草、山豆根、鱼腥草、败酱草、龙葵各30g,冬凌草、虎杖、青黛各15g,大青叶20g。?
(2)随证加减:上焦肺热者,加黄芩12g;中焦热者,加黄连12g;下焦热者,加黄柏10g;三焦热者,加山栀子10g;肝胆炽热者,加龙胆草、龙葵、半边莲各30g;胃肠腑热者,加大黄15g,苡仁30g;小便赤者,加通草、滑石、竹叶各10g。?
其他措施?
(1)针刺治疗:取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阳陵泉、百会、神阙。用此法,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2)推拿治疗:足底部轻轻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3)调护方法?
①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有显著减轻或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②对发热者,需每日测体温3~4次,待体温正常后每日测体温1~2次。?
③可进营养丰富的食物或清淡的食物,禁辛辣、酒等助热之品。?
④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恢复阶段,应禁止性生活,因房劳伤肾气,有碍于健康,甚至加重病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肿瘤辨证论治之痰湿凝聚证 下一篇:肿瘤辨证论治之气血不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