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汤
【组成】生黄芪15克 生地黄18克 玄参 知母各12克 当归 香附(醋炒)各9克
柴胡6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血,调经,解寒热。?
【主治】妇女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汗出热解,或月事不调,经水短少。?
【方解】黄芪为气分之主药,能补气更能升气。辅以柴胡之轩举,香附之宣通,阳气之抑遏者,皆畅发矣。然血随气行,气郁则血必瘀,故寒热往来者,其月事恒多不调,经血恒多虚损。用当归以调之,地黄以补之,知母、元参与甘草甘苦化阴以助之,则经血得其养矣。况地黄、知母诸凉药与黄芪温热之性相济,又为燮理阴阳,调和寒热之妙品乎。至方书有所谓日晡发热者,日晡者,申时也,足少阴肾经主令之候也。其人或肾经阴虚,至此而肾经之火乘时而动,亦可治以此汤。将黄芪减半,地黄改用30克。汗多者,以茵陈易柴胡,再加山萸肉数克。热多者,加生杭芍数克。寒多者,加生姜数克。?
【歌诀】玉烛汤是芪归知,元参地黄甘草施。寒热往来柴胡解,理气调经香附宜。?
理冲汤
【组成】生黄芪 三棱 莪术 生鸡内金各9克 党参 白术各6克 天花粉 知母各12克 生山药15克?
【用法】用水三盅,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数沸服。?
【功效】补气健脾,消癥散瘕。?
【主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服之觉闷者,减去白术,觉气弱者,减三棱、莪术各3克。泻者以白芍代知母、白术改用12克。热者,加生地、天冬。凉者,知母、花粉各减半,或皆不用。凉甚者,加肉桂(捣细冲服)、乌附子各6克。瘀血坚甚者,加生水蛭(不用炙)6克。若其人坚壮无他病,惟用以消癥瘕积聚者,宜去山药。室女与妇人未产育者,若用此方,三棱、莪术宜斟酌少用,减知母之半,加生地黄,以濡血分之枯。若其人血分虽瘀,而未见癥瘕或月信犹未闭者,虽在已产育之妇人,亦少用三棱、莪术。若病人身体羸弱,脉象虚数者,去三棱、莪术,将鸡内金改用12克,因此药能化瘀血,又不伤气分也。迨气血渐壮,瘀血未尽消者,再用三棱、莪术亦宜少用或用鸡内金代之亦可。初拟此方时,原专治产后瘀血成癥瘕,后以治室女月闭血枯亦效,又间用以治男子瘵亦效验,大有开胃进食,扶羸起衰之功。?
【歌诀】理中汤内用参芪,山药二术知母宜。花粉三棱内金共,消癥散瘕自可治。理中丸治癥瘕灵,知母莪术与三棱。水蛭黄芪归桃入,血瘀为患服之宁。干血病痨有效方,蛔螺树荚指甲襄。发厘将入馒头内,炭火煨研服之康。?
安冲汤
【组成】白术(炒) 生黄芪 生龙骨(捣细) 生牡蛎(捣细) 大生地各18克 生杭芍 茜草各9克 海螵蛸(捣细) 川续断各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固经。?
【主治】妇女经水行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
【方解】本方以补气调经为主。用黄芪、白术补气,生地、杭芍凉血补血,生牡蛎、生龙骨、海螵蛸有固涩之效,加茜草之活血止血,续断之补肾固经,此所以能收效也。?
【歌诀】安冲汤内黄芪蛸,龙牡地黄芍药邀。白术续断茜草共,经水过多服之调。?
固冲汤
【组成】白术(炒)30克 生黄芪18克 龙骨(煅捣细) 牡蛎(煅捣细) 山萸肉(去净核)各24克 海螵蛸(捣细) 生杭芍各12克 茜草9克 棕榈炭6克 五倍子5分(轧细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服。?
【功效】止血固崩。?
【主治】妇女血崩。?
【方解】本方用芪术补气,龙牡、螵蛸、山萸肉收涩补固,加杭芍、茜草之凉血、活血而止血,棕榈炭、五倍子之收敛止血,其固崩之效益著。?
【歌诀】固冲汤治血崩方,龙牡芪术芍药襄。五倍螵蛸茜草入,山萸棕炭效力强。脉象热者加大生地30克,凉者加乌附子6克。?
温冲汤
【组成】生山药24克 当归12克 补骨脂9克(炒捣) 乌附子 肉桂 小茴香(炒)核桃仁 鹿角胶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温中,养血生育。?
【主治】妇人血海虚寒不育。?
【方解】附桂温补肾阳,补骨脂、紫石英、小茴香温经散寒而温宫,生山药、核桃仁、鹿角胶、当归身均为补益活血之药,故能治妇人血海虚寒而不育也。?
【歌诀】温冲汤是缓宫方,桂附当归与茴香。山药核桃补骨脂,鹿胶紫石服之良。?
清带汤
【组成】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 生牡蛎(捣细)各18克 海螵蛸(去净甲)12克?茜草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固涩止带。?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方解】此方用龙骨、牡蛎以固脱,用茜草、海螵蛸以化滞,更用生山药以滋真阴,固元气。四药汇集成方,其能开通者,兼能收涩,能收涩者,兼能开通,相助为理,相得益彰。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
【歌诀】清带汤中山药良,茜蛸龙牡五般存。赤加芍药与苦参,白入白术鹿角霜。?
加味麦门冬汤
【组成】麦冬(带心)15克 野台参 生山药(以代粳米)各12克 清半夏 生杭芍 丹参各9克 甘草 生桃仁(带皮尖捣)各6克 大枣三枚(捭开)。?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火降逆。?
【主治】妇女倒经。?
【方解】本方于大补中气以生津液药中,用半夏一味,以降胃安冲,且以山药代粳米,以补肾敛冲,于是冲中之气安其故宅,冲中之血自不上逆,而循其故道矣。经脉所以上行者,固多因冲气之上干,实亦下行之路,有所壅塞。观其每至下行之期,而后上行可知也。故又加芍药、丹参、桃仁以开其下行之路,使至期下行,毫不滞碍。?
【歌诀】加味麦门冬汤方,淮山参夏大枣襄。桃仁芍药甘草共,火逆倒经可煎尝。?
寿胎丸
【组成】菟丝子(炒炖)120克 桑寄生 川续断 阿胶各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
【功效】保固胎元。?
【主治】滑胎。?
【方解】胎在母腹,若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子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桑寄生能养血,强筋骨,大能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川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很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以安胎也。至若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大气陷者,加黄芪以升补大气。饮食减少者,加白术以健补脾胃。凉者,加补骨脂以助肾中之阳(补骨脂保胎,修园曾祥论之)。热者,加生地黄以滋肾中之阴。临时斟酌适宜,用之无不效者。?
【歌诀】寿胎丸用菟丝桑,续断阿胶四般方。气虚下陷参芪入,保固胎元效力彰。?
安胃饮
【组成】清半夏 赤石脂各30克 青黛9克。?
【用法】用做饭小锅,煎取清汁一大碗,调入蜂蜜60克,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口,半日服尽。?
【功效】安胃止吐。?
【主治】恶阻。?
【方解】本方用半夏、赤石脂治恶阻,皆取其止呕安胃之力,青黛长于泻肝胆之火,蓄胎气借肝胆之火而上逆,此药能平之。蜂蜜性甘平,能清肠胃,解胎毒,诸药配合应用,故能胜任也。若服后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结者,去赤石脂加生赭石(轧细)30克。若嫌青黛微有药味者,亦可但用半夏、赭石。?
按语:《神农本草经》谓赭石能坠胎,此方治恶阻,而有时以赭石易石脂。至恶阻之时,不过两三个月,胎体未成,惟是经血凝滞,赭石毫无破血之性,是以服之无妨。且呕吐者,其冲气胃气皆上逆,借赭石镇逆之力,以折其上逆之机,气化乃适得其平,《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张氏治恶阻之证,遇有上脘固结,旬日之间均饮不能下行,无论水与药,入品须臾即吐出。群医束手诿谓不治。而张氏放胆重用生赭石数十克,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吐止,结开,便通,而胎亦无伤。?
【歌诀】安胃饮能治恶阻,石脂半夏青黛伍。煎取清汁调蜂蜜,降逆止呕功为主。?
和血熄风汤
【组成】当归30克 生黄芪18克 阿胶12克 防风 荆芥 川芎各9克 生白芍6克 红花3克 生桃仁(带皮尖捣)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血熄风。?
【主治】产后受风发搐。?
【方解】本方多为血分之药,产后受风发搐,应从血分入手,故用归芪胶芍而益血,桃仁川芎而活血,荆芥、防风能入血分而驱风。此和血所以使产后血和而风熄也。张氏云:此方虽治产后受风,而实以补助气血为主。盖补正气,即所以逐邪气,而血活者,风又自去也(血活风自去,方书成语)若产时下血过多或发汗过多,以致发搐者,此方仍不可用,为其犹有发表之药也,当滋阴养血,以荣其筋,熄其内风,其搐自止。若血虚而气亦虚者,又当以补气之药辅之。而补气之药以黄芪为很,因黄芪不但补气,实兼能治大风也(《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大风)。?
【歌诀】和血熄风用归芪,桃仁芍药阿胶施。芎防荆芥共合煎,产后发搐此方宜。?
滋乳汤(附:清乳汤)
【组成】生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知母 玄参 王不留行各12克 穿山甲6克 路路通大者三枚(捣)?
【用法】用丝瓜瓤作引,无者不用亦可。若用猪前蹄两个煮汤,用以煎药更佳。?
【功效】益血通乳。?
【主治】少乳。?
【方解】其乳少由于气血虚或经络瘀者,本方为气血双补之方,故用芪归为主,王不留行、穿山甲、路路通均为通乳之药,加知母之凉润,玄参之滋润,使乳能源源而来。?
【附方】清乳汤:知母24克,连翘、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12克,瓜蒌15克(切丝),金银花9克,穿山甲6克(炒捣)。水煎服。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一服即消。若已作脓,服之亦可消肿止疼,使其速溃。并治一切红肿疮疡。?
【歌诀】滋乳汤中有归芪,元参山甲路通知。王不留行丝瓜瓤,益血通乳此方推。消乳知母银召入,瓜蒌乳没山甲医。?
升肝舒郁汤
【组成】黄芪18克 当归 知母 生乳香 生没药各9克 川芎 柴胡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升肝舒郁。?
【主治】妇女阴挺,亦治肝气虚弱,郁结不舒。?
【方解】方中黄芪与柴胡、川芎并用,补肝即以舒肝,而肝气之陷者可升。当归与乳香、没药并用,养肝即以调肝,而肝气之郁者可化。又恐黄芪性热,与肝中所寄之相火不宜,故又加知母之凉润者,以解其热也。?
【歌诀】升肝舒郁芪归知,没药乳香川芎宜。解郁疏肝柴胡力,妇人阴挺亦可医。?
资生通脉汤
【组成】白术(炒) 玄参 生杭芍各9克 生怀山药30克 龙眼肉18克 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 生鸡内金6克 桃仁6克 红花6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
【主治】室女月闭血枯,饮食减少,灼热咳嗽。?
【方解】方中用白术以健胃之阳,使之蠕动有力(饮食之消依仗胃蠕动)。山药、龙眼肉以滋胃之阴,使其酸汁多生。鸡内金原含有酸汁,且能运化诸补药之力,使之补而不滞。血虚者必多灼热,故用玄参、芍药以退热。又血虚者,其肝肾必虚,故用山萸肉、枸杞以补其肝肾。甘草为补脾胃之正药,与方中山萸肉并用,更有酸甘化阴之妙。桃仁、红花为破血之要品,方中少用之,非取其破血,欲借之以活血脉通经络也。?
【加减】灼热不退者,加生地黄18克或至30克。咳嗽者,加川贝母9克、米壳6克(嗽止去之);泄泻者,去玄参加熟地黄70克、云苓片6克,或酌将白术加重。服后泻仍不止者,可于服药之外,用生怀山药细末煮粥,搀入捻碎熟鸡子黄数枚,用作点心,日服两次,泻止后停服。大便干燥者,加当归、阿胶各数克。小便不利者,加生车前子9克,地肤子或将芍药(善治阴虚,小便不利)加重。肝气郁者,加生麦芽9克、川芎、莪术各3克。汗多者,将山萸肉改用18克,再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
【歌诀】资生通脉术玄芍,山药龙眼萸肉和,枸杞内金配桃红,健脾补肾月事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古方解--治肢体痿废方 下一篇:古方解--治眼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