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六经为病归纳成六类证候,用以概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证情。如丹波元坚在《伤寒论述义》中说:“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所谓病者何也?三阴三阳是也。热为阳,寒为阴,而表里虚实,互有不同,则六者之分,于是立焉。”他是把六经建立在阳热阴寒的证候之上,而不把六经证候建立在脏腑经络之上。为此,他又指出:“至于经络脏腑之言,经中间或及之,然本自别义,非全经之旨。惟以寒热定阴阳,则触处朗然,无不贯通也。”由此可见,丹波元坚的学术观点,是反对从《素问•热论》的六经理论来探讨六经实质的。这种思潮在国内也大有人在,实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我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学说,而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六个符号。如果离开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解释六经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的脏腑经络学说,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如太阳病提纲,先指出头项强痛一证,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神而完全符合。?
论中除汤液治病以外,还有许多按经取穴的针刺之法,如果象丹波元坚没有经络的说法,岂不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我们不能离开脏腑经络而去讲辨证论治的。但是,《伤寒论》却又和《热论》不一样。它在六经辨证上比《热论》有了发展。它不但能辨热证和实证,而且也辨阴证、寒证和虚证。可以这样说,《热论》的六经只辨伤寒;而《伤寒论》的六经既辨伤寒,又辨杂病,从而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六经是脏腑经络,而辨证则是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反映和客观地分析。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的辨证思想是建立在经络脏腑的物质上,而决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说教。?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伤寒论》之用科学方法分析和整理 下一篇:六经辨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