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往往会由于疼痛以及身体出现的一些相关病症而失去生存的欲望,由于疼痛是主观的,在很程度上依靠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控制疼痛,特别对晚期癌症患者,单纯依靠药物止痛已显得不足,还需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
所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情绪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成一重要而又迫切的护理问题。
首先护士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举止稳重,谈吐适中,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特别是在癌症患者面前,护士要自信、果断、技术熟练,并通过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想患者的感受和认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疼痛是患者主观的、高度体化的经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受到心理因素的极大影响。人在坚强信念和乐观态度时能够产生一类似吗啡样的物质—内啡肽,种物质有明显镇痛作用。
因此,护士要理解并鼓励患者充满信心去战胜病痛,因势利导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充满希望,树立坚强的信心,以激发其生存的欲望,巩固眷恋心理,以渡过漫长的病痛期间,护士在支持患者的希望上有重要作用。
心理、生理学家发现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可使痛阈提高。因此,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愤怒、自私等不良心理,经常与患者交谈并将患者的兴趣、爱好、特长挖掘出来或根据其个性培养新的兴趣,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以转移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控制能力,如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听音乐、下棋、绘画、书法等。但避免过于劳累,从而提高患者生命的质量。
秩序混乱不安静的环境可使患者为烦躁不安,不舒适又使患者焦虑不能入睡或消极失望,成为致痛的因素。
因此,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感到舒适,可使心理异常减到很低程度,舒适也是癌症患者的主要心理需求。这就要求病室安静、清洁、井然有序、光线充足,室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
与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患者亲友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并且疼痛的程度又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及人格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人在疼痛时加以按摩或抚摸后常感减轻。为此,护士应积极支持和鼓励亲友常来探望,帮助患者解决后顾之忧,使患者消除自卑心理,感到受重视,生活在温暖之中,以消除外来干扰,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增强拼搏意志,淡化患者角色 癌症一旦确诊,患者意识到的是面临死亡。患者表现为悲观失望、焦虑不安,有些患者脾气暴躁。
在护理中,尽可能地将年龄、性格以及生活条件相当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以使他们之间容易沟通,有共同语言,在和谐的气氛中分散注意力(有学者提出分心能使痛阈上升),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鼓励患者尽量自理生活,以淡化其“患者角色”的意识,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起到振奋精神、增强拼搏意志的作用。
实施心理护理,要求护士不仅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自身素质,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
学会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掌握确定患者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的方法。对癌症患者要有同情心,并不断地将自己置于患者的位置,应用控制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行为使患者得到安慰,减轻痛苦,延长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减轻癌痛病人的痛苦? 下一篇:癌症疼痛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