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因个有甲状软骨保护,相对而言向外扩散较慢,其直接扩散的方式,首先是沿粘膜表面向粘膜下浸润。声带癌以向后蔓延为主,向前经前联合向对侧声带发展,向后可波及杓状软骨处,但是向上侵及喉室带者则较少。声门上癌发展较快,容易蔓延到会厌前间隙,或沿会厌皱襞侵犯梨状窝,亦可以沿咽会厌皱襞向咽后壁会厌谷、舌根处发展,声门下癌,多向前向下发展,浸犯对侧声门下,但很少向后侵犯。
喉胚胎学的研究表明,声门上组织和声门下组织分别来自不同的原基。声门上由颊咽原发展而来,声门、声门下是由气管支气管原基发展而来。这两个不同的原基,各自有着不同的淋巴循环通路,因此,喉癌扩散的方式仅局限于或者首先局限于胚胎划界的范围内,按照这一认识,声门上癌很少跨过声门下发展,而声门下癌也很少向声门上扩散。
(二)淋巴转移
喉癌可以经淋巴系统转移,先出现的颈淋巴结。声门型由于声带的淋巴管很少,故发生转移者晚。声门上型,由于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出现淋巴转移的时间较早。淋巴结转移出现的早晚,除了与病变的原发部位、临床分期有关之外,还与肿瘤的组织学特性有关。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非浸润性的原位癌,几乎没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性癌约有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如果病变的范围仅局限于声门,发生转移的机会小。但是如果病变已经侵犯喉室、喉庭,已经侵犯到声门下区,或者肿瘤的原发部位在喉前庭,可能有近淋巴结转移。
喉前庭边缘部或梨状窝的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机会更多,可达一半左右。综上所述,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声带癌转移机会甚少,但是无论是原发或播散距离声带越远,发生转移的几比例就越高。
颈淋巴结转移还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级别有关。有文献认为,分化程度为Ⅰ级者,基本无颈淋巴结转移现象;分化程度为Ⅱ级者有五分之一左右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Ⅲ级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达一半,而分化程度为Ⅳ级者颈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由于各位作者报道的病例的分期分型不同,在讨论颈淋巴结转移的文献中,认为颈淋巴结转移比例为较高。
(三)血行转移
喉癌的血行转移不甚常见,一般发生在较晚期,是全身广泛转移的表现。仅个别较早期患者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内脏或骨骼,在全部喉癌患者中,发生血路转移者较少。有人在分析血行转移的原因是认为,可能是肿瘤直接侵蚀血管壁,使癌细胞进入了血液循环。或者是由于先侵入淋巴管然后再进入静脉随血液扩散的。
(四)种植性转移
喉位于呼吸系统的较上端,喉癌的脱落细胞由于重力和呼吸的关系,可随局部分泌物坠于支气管或肺而发生种植性转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喉癌不同程度的扩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