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人群,经调查研究发现: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其患病人数已超过急性髓系白血病,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的可能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引人直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若不警惕本病并做进一步检查,则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国内文献报道,误诊的可能达60%以上。
误诊概况: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浆细胞克隆性恶性疾病,其特征为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抑制,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导致不良后果。
误诊原因分析:
①骨痛、病理骨折、骨骼肿块误诊为骨科疾病或骨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很易累及骨及腰、胸椎骨,并可在局部形成隆起的肿块,CT或X线检查可示溶骨性改变,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骨转移癌可表现骨性改变(即骨痂形成),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多发性骨髓瘤也易误诊为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转移癌等。
②免疫功能改变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由于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减少,B、T淋巴发育缺陷导致免疫缺陷,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反复感染,特别容易发生老年肺炎及呼吸、泌尿系统疾病而误诊。
③尿蛋白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肾炎等,但此类患者有血沉快、血钙高,不能用慢性肾炎解释。
④贫血患者易误诊为营养不良性贫血,但异常增高的免疫球蛋白以及骨髓中浆细胞比例的增高无法解释。
⑤有学者统计,多发性骨髓瘤有神经系统症状者约占40%,病理改变为癌细胞浸润,病理性骨折,淀粉样变,高粘滞血症,可累及脑、脊髓、周围神经,有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主要症状,缺乏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较为常见的表现,因而造成误诊。
⑥部分医院硬件条件差,有的检查没有开展,如不能检查免疫球蛋白及尿本-周氏蛋白,而骨髓穿刺或活检为有创性检查,有时患者不容易接受,故延误诊断。
总结:
①提高警惕,加强对本病的集训,对单一线索应仔细寻找原因;
②仔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综合分析;
③不能满足于原有诊断,而忽略不能用此病解释的临床表现;
④切记骨髓瘤细胞呈灶性分布的特点,不能因一次骨髓穿刺阴性就否定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⑤基层医院应及时转诊可疑病例,以免延误诊断。总之,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集训,凡遇有血沉增快、蛋白尿、贫血、腰痛、骨痛、反复感染、肾损害的中老年患者要想到本病的可能,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时进行骨髓穿刺、骨X 线、免疫球蛋白等检查,以免误诊漏诊,使患者失去有效治疗机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饮食 下一篇:了解骨肿瘤的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