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病人术后并不意味着结束治疗,患者还需接受定期检查以及一些辅助药物的治疗,宫颈癌近几年来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该疾病是我国女性常见和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的可能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完全医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的可能达50%。术后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
术后尿潴留对病人的恢复极为不利,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费用。因此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
1、加强心理护理 术前加强宣教有关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术后将经尿道持续留置导尿管7 d以上,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安慰病人,使其树立信心;耐心做好家属的工作,使他们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自行排尿,预防尿潴留发生。
2、正确评估 术后正确评估病人膀胱储尿量,及时督促病人排尿,是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措施。
3、有效的膀胱功能训练 术前2 d教会病人做膀胱功能训练。提肛训练:指导病人放松腹肌,做肛提肌运动,有规律地收缩肛提肌、尾骨肌,每天4次~6次,每次20 min,深吸气时收缩,保持2 s或4 s,呼气时放松;反复进行腹肌锻炼:呼气时收缩腹肌,吸气时放松腹肌,每天练习4次~6次,每次保持2 s,坚持收缩10次,以不疲劳为宜。术后第7天嘱病人在床上练习提肛收腹运动,可根据病人的舒适要求,更换体位进行在锻炼膀胱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一旦发生泌尿系感染,即可增加尿潴留发生的可能。
因此,在留置尿管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同时观察导尿管是否弯曲受压,病人离床活动时集尿袋必须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术后7 d夹尿管,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病人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并且循序渐进。
4、拔管时机的选择 选择病人感觉有尿胀感时再拔除尿管或先注入生理盐水250 mL再拔管,拔管后嘱病人立即排尿,以免膀胱太充盈及病人精神紧张,影响自行排尿功能的恢复。因此,掌握好拔尿管时机及拔管前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但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5、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保证1 000 mL~1 500 mL,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膀胱,保持尿路通畅的作用。
6、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术后当天开始用0。05%碘伏棉球作会阴擦洗,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每日2次;2 d更换尿袋1次。通过会阴擦洗或冲洗,减少局部皮肤和导尿管周围细菌繁殖,减少逆行感染机会。术后停留尿管7 d~14 d,留置导尿管期间要保持尿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并记录尿量。
采用膀胱挤压法来解除尿潴留总有效情况达96%。该方法主要是借助外力作用,增加腹压、膀胱内压,刺激逼尿肌收缩,引起内括约肌弛缓,使尿液排出;而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又可进一步反射性增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自主排尿的恢复。
因此,能有效地解除尿潴留。但是,膀胱高度膨胀时不能使用此方法,以防膀胱破裂。同时要掌握好挤压的力度,避免过度挤压所造成不良后果。
对行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病人用开塞露刺激排便法诱导排尿,有效情况达95。8%。由于肛门括约肌与膀胱括约肌具有内在的协同作用,即排便腹压增加肛门括约肌松弛,膀胱括约肌也松弛,尿液即可随之排出体外。但是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插入时引起肛门疼痛,刺破皮肤引起出血或肠穿孔。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健康期的宫颈癌患者会遇到哪些问题 下一篇:宫颈癌术后病人的健康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