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多年来,宫颈癌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治疗后仍有35%左右病例复发,其中远处转移约占16%。宫颈癌骨转移并不多见,我们对1958年以来,本院130例宫颈癌骨转移患者临床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一、骨转移的发生的可能:
我院1958年3月一1991年12月,其治疗宫颈浸润癌14827例(其中I期468例,n期6064例,m期8077例,W期218例),除148例工、n期病例经手术治疗外,其它病例均经放射治疗。在治疗中治疗后随诊期间发现骨转移者130例,占0.88%(130/14827),按临床分期,骨转移的可能分别为I期占0.85%(4/468),II期占0.67%(41/6064),
III期占0.97%(79/8077),IV期占2.75%(6/218)。130例骨转移病例中,除I期1例系手术治疗外,余均为放射治疗者。
二、诊断及病理:
骨转移诊断依据X线片或同位素骨扫描,其中7例仅依据临床检查,因为局部骨骼已有肿块突出。130例中3例原发灶为腺癌,1例为癌肉瘤,余均为鳞癌。
三、年龄及骨转移时间:
本组年龄为33一70岁,中位年龄为49.60岁。有2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现骨转移,其余128例均在随诊中发现,时间在治疗后1个月至治疗后巧年9个月。半数以上骨转移病例发现于治疗后3年内,33例骨转移发现于治疗后5年以上。
四、转移部位及合并其它远处转移:
130例中,有55例多处骨转移(包括同类骨骼多处转移,例如脊柱、肋骨等),其中23例有2个不同部位骨转移,4例有3个不同部位骨转移。本组脊柱转移占半数以上,其中颈椎1例,胸椎14例,腰椎58例,骸椎9例。腰椎是宫颈癌常见转移部位本组占44.61%(58/130);盆骨占34.61%(45/130);肋骨占11.53%(15/130);其次为股骨、肩脚骨、颅骨、肮骨、排骨和跟骨。本组合并肺转移巧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3例,其它部位淋巴结转移7例(纵隔、腹主动脉旁、腋下),同时临床诊断宫旁复发10例,个别病例同时发现阴道、外阴及肝脏等多处转移。
五、生存时间及治疗:
本组病例均已死亡,生存时间很短为确诊骨转移后1个月,很长1例为5年3个月。59.23%的病例在确诊骨转移后半年内死亡(77/130),86.92%病例在l内死亡(113/130),3年内死亡为97.69%(127/130)。结果表明,患者确诊骨转移后生存时间与疗后发现骨转移时间长短无关。本组有18例在确诊骨转移后,针对骨转移部位给予SMvX线或‘oeo体外照射,n、20一4《x砂,只有4例生存1年以上,其中1例生存5年3个月,余14例均在一年内死亡。说明姑息性放射治疗没有改变生存时间,仅达到止痛的目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