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是困扰万千女性朋友的恶性疾病之一,然而,大家对于子宫癌的认识还尚浅。我国传统中医学对于子宫癌的主要症状,如崩漏、带下、癥瘕的病因病机阐述较多,如《内经》云:"盖冲任失调,督脉失司,带脉不固,因而带下"。金·李东桓指出:"妇人崩中者,由脏腑损伤冲任二脉,气血俱虚故也。二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制约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暴下"。《景丘全书》指出:"盖积者,积垒之胃,由渐而成者也,……凡汁沫凝聚,施成癥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医宗必读·积聚》云:"积之成毒,正气不足,而后邪气锯之"。由此看出,崩漏、带下是冲任二脉虚损,督脉失司使带脉失调而致。而冲任二脉与脏腑有关,尤其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总之,其病因病机是脏腑虚损,正气先伤,七情郁结,水不涵木,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水湿内聚,蕴而成痰,邪毒瘀阻与痰湿互结所致。属本虚标实证。
子宫癌的高危因素
①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有80%超过正常平均体重的10%。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机体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脂肪还利于雄激素芳香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②不育不孕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危险性下降。因长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与生过一胎的女性相比,较易患此病。患有多囊卵巢症的患者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③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者,易患于它内膜癌。在绝经前一段时间里,往往是处于无排卵状态,雌激素无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增生改变所致。
④与饮食习惯有关。摄入脂肪及油类多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护作用,使相对危险性下降。高脂肪有储存雌激素功能,将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转化成癌变。
⑤有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由于长期垂体异常可致;多囊卵等综合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症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⑥因各种原因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惠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增加。单用外源性雌激素而无孕激素对抗者,可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并与用雌激素的剂量。时间长短有关,若加用孕激素对抗,可降低其危险性。
⑦久治不愈的子宫出血,特别是绝经后的子宫出血应想到有患子它内膜癌可能,应赶快作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
⑧经济收入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与较贫穷者比较,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高2倍。
⑨有X射线暴露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较无X线暴露史高;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常有家族史、近亲肿瘤病史,所以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以及近亲肿瘤史者,其患病危险性增高。
另外,专家建议,凡有下列情况的妇女,应及时、定期去医院检查。
(1)有子宫癌家族史或其他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家族史的未患病女性。
约20%子宫癌患者有家族史。对于近亲中患有子宫癌的人群宜在中年以前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是否遗传了风险基因,提早进行预防。
(2)有子宫良性肿瘤病史、慢性宫颈疾病、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性肿瘤,月经不规则、肥胖者。
(3)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4)初潮早(<12岁)、晚绝经(绝经年龄>50岁)的绝经后女性。
(5)正在采用激素替代诊疗理念的更年期女性,或因其他医疗等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的女性。
(6)未孕人群
未孕或不孕女性缺少孕后大量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由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作用,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在子宫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
(7)妇科炎症患者
据统计,患有慢性宫颈糜烂的妇女,到50岁左右宫颈癌的发病的可能要比一般人高4倍,而宫颈慢性炎症和糜烂又多是因为多次妊娠和生产所致的子宫颈撕裂和外伤。妇产科临床发现,妇科炎症长期不愈、生育和流产过多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的可能比健康的妇女高8-10倍。对于此类人群基因检测是必要的,有助于对现有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达到预防子宫癌发生的目的。
(8)已患病人群
对于已有初步症状的患病人群,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临床进行确诊,并可针对易感风险基因的携带情况,弥补易感基因造成的功能缺陷,从而进行相应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9)经常接触致癌物质或饮食中含有致癌物质的未患病人群
经常接触各种化学致癌剂(苯并芘、铅、亚硝胺、镉等)、接受各种物理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吸烟的人更容易患子宫癌。对于此类人群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生活习惯或改变周围的不利环境,有助于子宫癌的早期诊断。
子宫癌的预防
国外报道15岁以前开始性生活或有6个以上性伴侣者,子宫癌的发病危险增加10倍。因此,在子宫癌的预防和保健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避免不洁性交及不正当的性关系,活动性生殖器疮疹患者一定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第二,子宫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禁行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行检查。
第三,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此外,治疗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动物实验表明,接种HSV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均有免疫效果,因此病毒与某些癌症的关系密切,故不作常规预防使用。近用纯化的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作疫苗,可避免疱疹病毒DNA的致癌危险性。ACV也有预防作用。阴茎套可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在无症状排毒期,但出现生殖器损害时,使用阴茎套也不能避免传播。
另外,现代医学证明,青春期少女所患的子宫颈癌,与其早婚、过早地开始性生活以及同多个男性发生性关系等到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性生活不洁有密切关系,初次性交年龄越小、性伴越多、性交越频,其发病的可能越高。这是因为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比较嫩弱,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若性伴是一个癌症细胞的携带者,就很容易通过性交将癌症细胞种植在其尚未成熟的宫颈组织上。其次,精子进入阴道后产生一种精子抗体,此抗体一般要在四个月左右方能消失。若性伴过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从而干扰了产生精子抗体的抗体反应,故而易患宫颈癌。
近年研究发宫颈癌发病菌与二型疱疹病毒感染有关,若性伴是此病毒的携带者,就会通过性交使女性感染而患宫颈癌。此外,男性包皮垢中多种致病的细菌、病毒过早过多地反复刺激年轻女子的下生殖道及子宫颈上皮,往往会导致慢性子宫颈炎,并转化为子宫颈癌。
因此,为了健康和有效地预防性乱所致的性病及至子宫颈癌,广大女性在婚前不要过早地发生性行为,更不能同多个性伴侣发生关系;婚后也应有节制地过性生活,并同时注意性卫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