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致死的可能高,其致死的可能受到肿瘤类型的影响很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癌肿,肝切除是目前治完全医治性疗方法。遗憾的是,仅5%-10%新诊断的HCC适于作肝切除。因此,一些替代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局部消融技术,如冷冻(冷消融)和化学清除(酒精注射)。冷消融是应用极低的温度破坏组织,证明可如同切除一样,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肝肿瘤。经皮酒精注射(PET)己知对小肝癌有效,但不适宜治疗进展型HCC。应用经皮冷消融联合PET治疗不能切除性HCC,取得较好治疗结果。
不能手术切除的HCC预后很差,据日本报告,229例未接受特殊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仅1.6个月。虽然化学栓塞治疗可引起肿瘤大小的客观应答,但就其本身而言,化学栓塞并不比单纯支持诊疗理念更能改善患者生存的可能。多年来,人们为改善此种患者的生存的可能做出了很大努力。
冷消融是一种肿瘤原位消融诊疗理念。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引起瘤细胞破坏。直接细胞损伤系由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冰晶形成,溶质转移,从而引起细胞脱水和破裂;间接作用系血管闭塞引起瘤细胞缺血缺氧。
作为一局部治疗,冷消融具有一些优于其他方法的优点:第一,它仅破坏肝内必需摧毁的瘤组织,而保存较多未受累的组织,这对肝癌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患者伴有肝硬化,储备能力差;第二,由于流动血液的温热作用,大的血管如下腔静脉和门静脉,不易受冷冻作用,因此邻近这些血管的肿瘤可安全的接受冷冻治疗,而手术中切除这些肿瘤是困难的;第三,肝硬化是HCC发生的基础,如果整个肝均硬化,则肝内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肝癌。冷消融看来比手术能更有效地治疗多发性肝肿瘤;第四,其他局部诊疗理念如射频,难以消融直径大于5cm的肿瘤,而冷消融可治疗这些大的肿瘤;,快速冷冻-复温过程引起肿瘤组织坏死,可诱发抗活存瘤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在冷消融过程中,“冰球 ”内有三区:(1)邻近冷冻刀的中心区,此区冷却速度很快,温度也很低;(2)中间区,此区冷却速度中等;(3)周围区,此区冷却速比例慢。快速冷冻的细胞毒效应以冰球中心区很大,而周边区可能存在活存的瘤细胞,特别是肿瘤邻近肝内大血管,可减弱冷消融的作用。活存的瘤细胞可能引起肿瘤复发。酒精可弥散入瘤细胞内,引起非选择性蛋白变性和细胞脱水,进而引起凝固性坏死;继之发生的纤维化和小血管闭塞也可导致瘤细胞死亡。因此,在冷消融破坏绝大部分肿瘤组织后,在肿瘤的周边部给予PEI,可破坏残存的瘤组织。显然,联合应用冷消融和PET对于预防复发有互补作用。
冷消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暂时性冷消融过程中低体温和肝实质酶活性升高为常见的副作用。使用暖床毯和热水袋可减轻低体温。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和低血糖也可发生,大肿瘤(大于5cm)患者接受冷冻治疗后应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凝血异常。肿瘤如邻近膈顶部,术后可发生胸腔积液。
综上所述,冷消融为一些由于解剖位置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提供了预后性;经皮途径具有微创的优点,病人术后能快速健康,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冷消融与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尤其是PEI的联合应用,在选择性病例可替代手术切除,达到改善无瘤生存的可能的效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脏移植有困难,肝切除术仍是肝癌 下一篇:肝癌的肝移植有哪些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