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术后为了防止肿瘤的复发和对微小病灶的完全清除,一般会采用一系列的继续治疗方式,很常用的方式是化疗。但是因为化疗的副作用大,患者在手术后身体不能承受,有时,也会根据情况不同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
由于肝癌有多起源性特点,因此,当手术切除较大病灶时,肝内尚会存有一些较小病灶,术前在做影像学检查时,这些微小病灶未必能被发现。由于接受手术后病人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这些小病灶就会迅速发展,因此,肝癌术后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采用此治疗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消除那些尚未长大的病灶,二是发现一些术前未被查出的小病灶,更利于预后的估计。有学者报告,肝癌术后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比不治疗的五年生存的可能可高出40个百分点。
肝癌术后怎样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呢?首先,是进行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讲,肝癌术后一个月为很好时机,这是因为肝癌手术一个月后,病人已基本恢复正常,并且,即使肝内存有病变亦不会太大,这样更利于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肝固有动脉内,并尽可能接触癌灶,注入对比剂,行DSA检查,若未发现病变,则可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后,再经导管灌入乙碘油3~5毫升,并于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两周做CT平扫,以观察乙碘油在肝内存留情况,无存留时则于介入治疗术后3个月再重复上述方法,经两次治疗后无异常发现时,可于介入治疗后6个月重复一次,以后每6个月重复一次。如有异常发现时,则需每月介入治疗一次或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后,再行介入治疗。
肝癌术后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正确的治疗方案的制定,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的治治疗结果果,使病人健康生存的关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患者的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 下一篇:肝癌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用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