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确诊的肿瘤,80%以上是中晚期,仅有少数病人适宜手术切除。而肿瘤为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不仅手术切除后的病人需用中医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则更需要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已成为治疗肝癌的很基本、应用很广泛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肝癌,其治疗结果不逊于化疗。
辨证分型治疗
肝癌证治的基本点为祛邪不伤正,扶正以达邪,辨病选方遣药须全面考虑。具体应用疏肝健脾、养阴益气、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活血等治则,能使部分肝癌患者基本消失,病情稳定,病灶缩小,同时还延长了生存期,使一半以上患者1年生存的可能达28.98%,2年以上生存的可能达13.51%,少数病人生存期达到了3~6年以上。
唐代孙思邈指出:"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因此应扶正固本,平调寒热;攻坚破积,以除虚热;活血化瘀,以理气化湿。即补虚以扶正,软坚以攻积。以上只强调了温阳扶正,另:
1.肝郁脾虚型(单纯或无硬化型肝癌)
证见胸腹胀满,食后胀闷更甚,胃纳差,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细。用我院肝癌基本方辅以柴胡疏肝饮合参苓白术散或疏肝溃坚汤,疏肝解郁,温阳健脾化湿。
2.肝热血瘀型(即炎症型肝癌)
证见发热烦渴,胁下刺痛,黄疸加深,转氨酶增高,齿龈出血,甚则便血,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先用龙胆泻肝汤、救肝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等以清热解毒。待热退后,再以我院肝癌基本方加减应用。
3.肝肾阴虚型(即硬化型肝癌)
证见阴虚内热,低热不退,精神疲倦,四肢乏力,动则出汗,胃纳不佳,口干津少,舌苔少,脉细无力。此为肝癌肝肾阳虚,发展至又明显出现阴虚的时期。治疗宜用我院肝癌基本方辅以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或青蒿鳖甲汤等。可酌减温阳燥烈之药物或剂量,酌加滋阴佐以清虚热的药物,以达到温阳益气、滋阴清热。
以上我们以我院研制的慈丹系列肝癌基本方为主,按以上分型论治,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郑伟达教授治疗肝癌的经验 下一篇: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