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国家较少见,而在亚洲太平洋沿岸及非洲的东南部地区比较常见。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的可能在 10/10 万左右。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具体地说,发病主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肝癌同样多见于男性,病人中男女之比大约为 3 ~ 4 : 1 。肝癌的发病年龄一般在 30 ~ 60 岁之间, 40 ~ 50 岁为肝癌的高发年龄。肝癌的好发部位为右叶。肝癌的恶性度很高,曾有"癌中之王"的称号。
肝癌检查:
肝癌具有典型临床症状表现的病例不难诊断,但往往已到晚期。目前的诊断手段有:
1、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肿瘤标记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患者体液中。如甲胎蛋白(AFP)(就肝癌而言,甲胎蛋白仍是特异性很强的标记物和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r-GT2、AP、AFU等。
2、超声显像:已广泛用于普查肝癌,有利于早期诊断。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各种影像检查中,CT很能反映肝脏病理形态表现,如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治疗非侵入性诊断方法。CT目前是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有效方法。
4、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楚显示肝细胞癌内部结构特征,对显示子瘤和瘤栓有价值。
5、X线肝血管造影:常用于诊断小肝癌。
6、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7、肝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近年来在实时超声或CT导引下活检或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获得2cm直径以下小肝癌确诊的有效方法。
肝血管瘤的诊断:
(1)肝血管瘤 B超表现多为强回声结节,内呈网格状结构。CrI'表现为增强早期边缘部分结节状强化,其密度与同层主动脉影相仿,从边缘向中心进行性增强,延迟5~15分钟后,大部分或全部呈均匀的高密度影,中心低密度影常为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所致。MRI的T1加权像呈低信号,睨加权像一般呈均匀的高信号,并随TE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增高,边界清楚,Gd一:DTPA增强后Tl加权像血管瘤表现与增强后cT扫描表现相仿。
(2)肝细胞腺瘤 CT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动脉期可有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MRI的Tl加权像一般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也可呈高信号,佗加权像多呈略高信号,部分仍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影。肝细胞腺瘤缺乏特征性Cr和M砒表现,术前明确诊断相当困难,对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成年女性,肝内出现生长缓慢、密度或信号较均匀、有包膜、不侵犯血管的肿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3)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CT平扫常表现为密度略低的实性肿块;多为单发,增强后部分瘤灶仅有轻度强化,部分瘤灶在动脉早期可明显强化,致门脉期密度低于正常实质。M砌表现为:
①T1加权像和他加权像肿瘤均表现为等信号;
②除中心瘢痕外,肿瘤其他部分为均匀性信号;
③佗加权像中心瘢痕表现为高信号,即所谓三联征。出现上述典型三联征MR征象时,可以明确作出诊断。中心瘢痕高信号的特点与其瘢痕中含有扩张的胆管和炎症细胞等有关。但I就等报道28例35个病灶中只有3例(9%)符合上述三联征的诊断标准。不典型时应参考放射性核素显像和血管造影协助诊断。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的早期自我检查 下一篇: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影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