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得了肝癌晚期,不能手术了,咱们那边能治疗吗?年龄55岁,偏瘦,饮食不好,我想知道这种情况肝癌晚期中医怎么治疗?
专家回复:肝癌是癌中之王,肝癌晚期的病人病情相对更要严重一些,但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缓解病情。肝癌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黄疸”、“鼓胀”、“胁痛”等范畴。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发病的可能呈逐年上升趋势,肝癌晚期的治疗难度相对更大。近年来,随着原发性肝癌基础研究的进展,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推动了临床治疗的进程。目前的统计,临床上以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报道约占92%以上,因此,中医药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中医治疗肝癌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不仅能迅速改善肝癌的症状如肝痛、发热、腹胀、腹水等,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中医药在肝癌各期治疗中,均有治疗结果。它既可作为中、晚期(特别是晚期不宜化疗者)肝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又可作为手术、放射、化疗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结果,减轻不良反应。
手术前后中医药治疗的作用
近年证实肝癌术前用健脾理气法治疗,能缩小瘤体,有利于切除和术后的恢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围绕如何将大肝癌变成小肝癌,从而使更多不能切除的肝癌变为可切除这一研究热点,对健脾法在此方面的作用做了更进一步地探索,出现了可喜的苗头。化疗配合健脾法治疗大肝癌有三大作用:
(1)可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肝脏的化疗耐受量。
(2)能明显促进肝癌病灶周边的纤维包膜形成,有利于手术保留更多的正常肝脏,利于术后的恢复。
(3)能地消灭瘤旁卫星病灶,加大了肝癌由不治变为可治的可能性。
肝癌病人中晚期的治疗,为防止化疗加重肝损害,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西医化疗为辅。若肝脏功能很差,也可考虑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实践证明,采用中医健脾为主,辨证论治,可使90%以上的病人用药后症状、体征改善,生存期延长,并能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中医将肝癌病因病机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气滞血瘀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或感受外邪,阻滞气机,致气滞不畅,日久导致血行不畅,进而形成血瘀,瘀血内积于肝,成为肝之积症。
湿热蕴毒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七情所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虚生湿;或外感湿热之邪,湿停郁而化热,湿热蕴毒,停滞于肝脏,而成肝之积症。
肝肾阴虚 肝病日久,肝郁化火伤阴;或湿热内蕴,灼伤阴津,致肝阴亏虚,久而伤及肾阴,遂成肝肾阴虚,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积聚于肝脏,而成肝积。
脾虚湿困 素体脾虚,或久病损伤脾气,脾虚则生湿,湿困于脾,运化失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停滞于肝,而成肝积之症。
此外,尚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胆湿热,肝胃阴虚等病因病机。
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
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草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O克。
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心等加制半夏、茯苓、菌陈。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大黄蛰虫丸虫丸、云南白药。
2、湿热蕴毒
治法:解毒泻火,清利肝胆。
处方:菌陈、山栀、黄芩、苦参、郁金、莪术各9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克。
加减:肝区隐痛,头昏目干加当归、白芍、川芎;腹水加车前子、泽泻、腹水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菌陈蒿汤、牛黄醒消丸。
3、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化瘀消症。
处方:生地、鳖甲(先煎)各20克,女贞子、旱莲草、白芍、丹皮、山萸肉、丹参各15克,西洋参(另炖)10克,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30克。
加减:腹胀加川朴、大腹皮;有出血倾向,加重西洋参,再加仙鹤草、生藕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滋水清肝饮、二至丸。
4、脾虚湿因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消胀。
处方:党参20克,白术、云茯苓、山楂各15克,陈皮5克,法半10克,丹参18克,苡仁、徐长卿、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克。
加减:发热伴大汗用白虎汤加减;便闭腹胀用承气汤加减;肝区痛加川楝子、延胡,或白芍、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
常用成方: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晚期还有办法治疗? 下一篇:肝癌会遗传下一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