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了提高肿瘤药物治治疗结果果,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采用肝动脉插管灌注和局部介入诊疗理念(双介入诊疗理念)治疗1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治疗结果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在介入治疗中要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监测肝、肾功能,是提高治疗结果的保证。
1 心理护理
中、晚期肝癌病人经多方治疗而治疗结果不佳,对双介入诊疗理念产生怀疑、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人求医心切的心理,我们耐心、热情地向病人介绍治疗目的及手术方法,并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 术前准备
常规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时纠正血小板过低;术前1 d双侧腹股沟备皮,备血,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及碘过敏试验;术前4 h禁食。
3 术后护理
3.1 插管局部的护理:术毕拔管后,股动脉局部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取伸直位4~6 h,一定卧床48 h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穿刺部位血凝栓脱落,防止皮下血肿及大出血。本组未发生股动脉大出血。
3.2 穿刺侧肢体血循环观察:术后24~48 h密切观察病人下肢皮肤颜色、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穿刺部位动脉有无栓塞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3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高浓度化疗药物可刺激胃肠道而引起应激反应。本组有12例发生恶心呕吐,肌注灭吐灵10 mg后症状缓解;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注意呕吐物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
3.4 监测肝肾功能: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后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纠正。双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分布少,因此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19例病人均无肝、肾功能损害。
3.5 一般护理:①改善营养状况,予以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饮食。②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对有腹水的病人尤为重要。③治疗后病人由于卧床,活动受限,协助其进行生活护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切除术后要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下一篇:肝癌晚期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