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向,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与乙型肝炎的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于是,存在强传染性的“大三阳”感染情况的致癌性,往往被认为大于“小三阳”。然而,近河南省肿瘤医院一项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为给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根据,该院应用酶联免疫法,对近年临床确诊的195名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结果发现,其5项检测全部呈阴性者仅为6.2%,而93.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检出。其中以“小三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检出为很多,占57.5%;而一向被认为很危险的“大三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检出比例为11.3%。从而说明“小三阳”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较为密切,亟待引起重视。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依据临床意义,“小三阳”正常为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趋势恢复,慢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于被忽视,故对人体健康存在有较大潜在危险性。相比之下,“大三阳”者临床症状严重,易被重视而加以治疗,而转变为“小三阳”或其他模式,故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的检出比例远低于“小三阳”者。
研究人员指出,“小三阳”者如果存在不注意休息、酗酒等危险因素,就会加重对肝脏的损害,逐步形成肝硬化,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囊肿不是肝癌,不需要产生害怕心 下一篇:什么样的肝癌算是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