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是多数肝癌患者检查报告上常见的名词,但并不意味着肝占位就是肝癌。不过由于目前正处于肝癌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大家很好是对肝占位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患病后可以更好的进行诊断和治疗。那么为了患者更好的治疗此病,下面就请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郑伟达教授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肝占位。
肝占位的具体介绍如下:
肝占位只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专门名词,通常发现在B超、CT、磁共振检查结果中,它泛指被检查的肝脏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而不涉及病因,包括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等不同性质疾病,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通常用于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时的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占位病变和良性占位病变。肝恶性占位病变主要包括肝癌、肝肉瘤等,其中常见的是肝癌。肝良性占位病变远比恶性占位病变少见,约占塬发肝占位病变的5%-10%。
肝良性占位性病变从大体上可分为囊性占位和实质性占位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等,其中先天性肝囊肿(即通常称肝囊肿)较常见;后者主要包括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肝瘤样增生等,其中以肝血管瘤很为常见。
良性肝占位病变或可癌变
专家表示,一般而言,各种肝良性占位疾病的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一些肝良性占位疾病也可能有癌变的危险。比如说腺瘤样增生,这是肝脏在长期慢性损害的基础上(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成的结节性增生病变,是一种瘤样病变,目前已被证实是肝细胞癌的癌前病变。发于年青女性的肝腺瘤多,与口服避孕药有关,有癌变危险。局灶性节结性增生是局部肝细胞对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反应性增生,而非真正的肿瘤,目前多认为局灶性节结性增生无恶变趋势,局部切除后预后良好。肝脏炎性假瘤是一种以肝脏局部非肝实质性细胞成分炎性增生形成瘤样结节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变,多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尚无癌变报道。对于肝良性占位病变患者,要尽可能及早诊断。一般而言,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B超、肝动脉造影等)可以证实肝占位病变的存在,再结合患者病史、体征、血清学检查等检查,可以诊断出具体病症。
对于肝占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要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就要对症下药。列举了一些常见肝良性占位性囊肿的治疗手段。如:对于直径<5cm的肝囊肿又无临床症状者,一般可定期B超观察,暂时不作特殊治疗。但已有压迫症状的较大的孤立性肝囊肿则应给予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的方法;单纯的肝囊肿通常可以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术可治疗。
一、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塬发性肝癌发病的可能上升,2000年我国塬发性肝癌发病数(包括台湾)为34.7万人,约占全世界塬发性肝癌发病数的50%左右。同时,塬发性肝癌死亡人数未降,我国塬发性肝癌平均死亡为20.40/10万/每年(城市为19.98/10万/每年,农村为23.59/10万/每年)。肝癌为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塬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癌症状不明显,经常是普查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由于超声检查是应用很广泛、很经济的检查手段,因此AFP阳性或可疑肝癌时,应治疗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重复性好,是检出肝脏肿瘤很主要的方法。
1、CT检查:
目前CT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已成为肝脏疾病很常用的检查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用于临床以后,检查技术日趋完善,准确性亦不断提高。
2、肝细胞癌(HCC)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HCC可以是新发生的,也可以由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变化而来。近来,一项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增生不良结节为HCC的癌前病变。同时,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密切监测和定期筛查,早期HCC检出比例明显增加。HCC多由肝动脉供血,肝静脉和门静脉沿肿瘤旁增生,形成海绵状结构。
HCC的MRI表现可分为叁类:孤立结节/肿块的HCC占50%,多发结节/肿块的占40%,而弥漫性的占10%。
肿瘤内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脂肪化、坏死及出血等,使得HCC在T1、T2加权像上信号表现多种多样。HCC常见的表现是:在Tl加权像上为略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略高信号。Tl加权像上表现为等信号的多为早期分化好的HCC,T2加权像上高信号的多为中等分化或分化差的HCC。HCC的继发征象有门脉或肝静脉瘤栓、腹水等,在MRI上均可清晰显示。早期HCC常在T1加权像上为等/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等信号。肝硬化实质中出现结节内结节的征象提示早期HCC。
HCC多血供丰富,对比剂注射早期的影像有助于观察肿瘤的血管结构。由于MRI对钆剂比CT图像对碘剂明显敏感,所以MRI有可能显示HCC,尤其是小于1.5cm直径的肿瘤。Oi等比较了多期螺旋CT和动态钆剂增强的MRI,结果显示早期钆剂增强MRI影像检出140个结节,而早期螺旋CT仅发现106个结节。
3、肝癌的DSA检查:
3.1 肝癌DSA检查的适应证:(1)临床高度怀疑为肝癌,但影像学检查不支持者。(2)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有矛盾,需进一步确定者。(3)TAE和TACE的术前评价。(4)对外科可切除病例的评估。(5)CTA和CTAP术前检查。
3.2肝细胞癌(HCC)的主要DSA表现:(1) 异常的肿瘤血管和肿块染色:这是HCC的特征性表现。肿瘤血管表现为粗细不等、排列紊乱,异常密集的形态,主要分布在肿瘤的周边。造影剂滞留在肿瘤的毛细血管内和间质中,则可见肿块“染色”,密度明显高于周边的肝组织。肿瘤较大时,由于瘤体中心的坏死和中央部分的血流较少,造成肿瘤中心“染色”程度减弱。(2) 动脉分支的推压移位。(3) “血管湖”样改变,多见于弥漫型HCC。(4) 动—静脉瘘形成:主要是肝动脉—门静脉瘘,其次是肝动脉—肝静脉瘘。前者发生的可能高达50%以上。(5) 门静脉瘤栓。
以上是对“肝占位”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患上肝癌疾病的人。除此之外,肝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症,患病后需马上进行有效的治疗,建议患者通过中医进行治疗,继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治治疗结果果。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在中医治疗领域非常突出,治疗方法包括了心疗、体疗、食疗、药疗,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治疗结果果,与此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防止其再次复发或者转移,临床运用二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已使上万患者延长生命达5年以上,生存时间较长者已逾20年,部分患者至今尚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 下一篇:肝癌术后如何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