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型亚健康往往由于肝郁导致的脾虚,乃肝病传脾,先有肝气郁结,慢慢出现脾虚的症状,所以调治时应从疏肝理气着手,配合健脾之品,使肝气得舒,不再攻伐脾脏,脾胃功能自然慢慢恢复。
1.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为审证要点。
2.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如果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失调,出现临床症状,就叫气血不和或气血不调。
3.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在临床会出现一系列精血不足的阴虚症象。
4.“湿热”是中医的专业术语,包括病因学和证候学二方面概念(一言难尽)。因此,它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湿邪”和“热邪”相兼引起,临床既有头身困重,脘痞呕恶,纳呆便溏,尿浊带多,黄腻、脉滑等“湿”象,又有身热烦躁、口渴面赤、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热”象。两“象”互见而复杂多样,而治疗也就相应地要用清热化湿的中药组方服用,饮食宜“清、淡”。
5.脾肾阳虚证,外邪入里、劳倦内伤,久病虚损均可导致脾肾两脏阳气虚衰。久泻久利、水邪久踞,致脾肾两脏阳衰,或他脏虚损渐及于脾肾,均可造成两脏同时虚衰而为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提示脾肾两脏机能减退、运化失职,水湿停滞、阴寒内盛、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脾肾阳虚是以虚为主夹有实证之证候。主症:下利清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形寒肢冷。
临床表现:下利清谷或久泻滑脱或五更泄泻,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脾虚湿阻有一系列的胃肠表现.还可以多痰。治疗主要是健脾燥湿,平时要少食生冷。
肝郁气滞可以有整个消化系统的病理表现:还包括部分心系和整个生殖系统的病理表现,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肝癌肝郁气滞极其不利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也严重影响着肝癌患者的生活品质。中医认为,肝郁气滞多由情志因素引起,而一旦肝郁气滞形成,又成为血瘀、津凝、食滞、热(火)生的起因。
肝郁气滞具有三个临床特点:一是以女性、中年为多见;二是见于中西医的众多病种,涉及内分泌、消化、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三是多呈现复合性病机,如兼血瘀、脾虚、内热、痰阻等。
肝郁气滞需要三分治疗七分养,运用抗癌健康四位一体诊疗理念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从心疗、药疗、食疗四个方面综合保障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合理的饮食,进行有效的药物调理,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治疗肝癌患者肝郁气滞,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晚期肝癌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肝癌为什么生存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