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人数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因此,常见的几种肝癌种类不可忽视。
1、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成为威胁国人肝脏健康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脂肪肝多发于以下几种人: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②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③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④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
2、酒精性肝病
据统计,世界上有1500万~2000万人酗酒,其中10%~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临床常见三种类型:①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②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③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表现。
3、药物性肝炎
据临床统计有500种以上的药物引起肝脏的损伤,中药对肝脏的损伤也越来越多见。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故前者常被称为可预测性损害,后者则多呈不可预测性。不同药物引起的肝炎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可表现为急性、慢性肝炎。急性药物性肝炎多数发热不明显,可有乏力、尿色加深、皮肤瘙痒、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大量坏死,病人在一至两周内可死亡。约10-20%的暴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其病死比例高达50%以上。慢性药物性肝炎起病缓慢,常伴有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炎、肾损害、皮肤黏膜病变等肝外表现,如果未及时停药进行治疗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发展为肝硬化。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晚期肝癌症状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哪些乙肝患者易发展为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