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也是很易发病的器官,所以平日多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肺,以免发生其它的癌症。那么肺癌患者的症状具体有哪些呢?
一、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一)咳嗽为常见的早期症状,肿瘤在气管内可有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粘液痰。肺泡癌可有大量粘液痰。肿瘤引起远端支气管狭窄,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且呈高音调金属音。是一种特征性的阻塞性咳嗽。当有继发感染时,痰量增高,且呈粘液脓性。
(二)咯血由于癌肿组织血管丰富常引起咯血。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常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而延误早期诊断。如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三)喘鸣由于肿瘤引起支气管部分阻塞,约有2%的患者,可引起局限性喘鸣音。
(四)胸闷、气急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特别是中央型肺癌,或肿瘤转移到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或转移至胸膜,发生大量胸腔积液,或转移至心包发生心包积液,或有腺麻痹、上腔静脉阻塞以及肺部广泛受累,均可影响肺功能,发生胸闷,气急,如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合并有自发性气胸,胸闷、气急更为严重。
(五)体重下降消瘦为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肿瘤发展到晚期,由于肿瘤毒素和消耗的原因,并有感染、疼痛所致的食欲减退,可表现为消瘦或恶液质。
(六)发热一般肿瘤可因坏死引起发热,多数发热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所致,抗生素药物治疗治疗结果不佳。
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一)胸痛约有30%的肿瘤直接侵犯胸膜、肋骨和胸壁,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痛。若肿瘤位于胸膜附近时,则产生不规则的钝痛或隐痛,疼痛于呼吸、咳嗽时加重。肋骨、脊柱受侵犯时,则有压痛点,而与呼吸、咳嗽无关。肿瘤压迫肋间神经,胸痛可累及其分布区。
(二)呼吸困难肿瘤压迫大气道,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三)咽下困难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可引起咽下困难,尚可引起支气管-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
(四)声音嘶哑癌肿直接压迫或转移至纵隔淋巴结肿大后压迫喉返神经(多见左侧),可发生声音嘶哑。
(五)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引起头痛或头昏或眩晕。
(六)Horne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上沟癌(Pancoast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也常有肿瘤压迫臂丛神经造成以下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火灼样疼痛,在夜间尤甚。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一)肺癌转移至胸、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发生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
(二)转移至骨骼,特别是肋骨、脊椎骨、骨盆时,则有局部疼痛和压痛。
(三)转移至肝时,可有厌食,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和腹水等。
(四)肺癌转移至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常是肺癌转移的部位,可以毫无症状,病人自已发现而来就诊。典型的多位于前斜角肌区,固定而坚硬,逐渐增大、增多,可以融合。淋巴结大小不一定反映病程的早晚,多无痛感,皮下转移时可触及皮下结节。
四、癌肿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
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又称副癌综合征。有下列几种表现:
(一)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pulmonryosteoarthropathy)常见于肺癌,也见于胸膜局限性间皮瘤和肺转移瘤(胸腺、子宫、前列腺的转移)。多侵犯上下肢长骨远端,发生杵状指(趾)和肥大性骨关节病。前者具有发生快、指端疼痛、甲床周围环境红晕的特点。两者常同时存在,多见于鳞癌。切除肺癌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肿瘤复发又可出现。
(二)分泌促性激素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常伴有肥大骨关节病。
(三)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可引起Cushing综合征,表现为肌力减弱、浮肿、高血压、尿糖增高等。
(四)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食欲不佳、恶心、呕吐、乏力、嗜睡、定向障碍等水中毒症状,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antidiuretichormonesecretion,SIADH)。
(五)神经肌肉综合征包括小脑皮质变性、脊髓小脑变性、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和肌病等。发生原因不明确。这些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和有无转移无关。它可以发生于肿瘤出现前数年,也可作为一症状与肿瘤同时发生;在手术切除后尚可发生,或原有的症状无改变。它可发生于各型肺癌,但多见于小细胞未分化癌。
(六)高血钙症肺癌可因转移而致骨骼破坏,或由异生性甲状旁腺样激素引起。高血钙可与呕吐、恶心、嗜睡、烦渴、多尿和精神紊乱等症状同时发生,多见于鳞癌。肺癌手术切除后,血钙可恢复正常,肿瘤复发又可引起血钙增高。
此外在燕麦细胞癌和腺癌中还可见到因5-羟色胺分泌过多所造成的类癌综合征,表现为哮鸣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样腹泻、皮肤潮红等。还可有黑色棘皮症及皮肤炎、掌跖皮肤过度角化症、硬皮症、以及栓塞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毛细血管病性渗血性贫血等肺外表现。
五、肺癌的X线表现
(一)局限性肺气肿 肺癌肿块早期在支气管黏膜生长,仅出现支气管黏膜的粗糙增厚,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X线检查可无阳性表现。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向支气管腔内或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逐渐使支气管腔产生狭窄。支气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部分通气受阻,阻塞远端的肺叶产生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这是中央型肺癌很早期的X线间接征象。局限性肺气肿较轻时,X线摄片常较难发现,深呼气时表现较明显。
(二)阻塞性肺炎 肿块使支气管管腔狭窄,远端肺组织因分泌物引流不畅而致感染,发生肺炎和肺脓肿。表现为按段或叶分布的斑片状或结节状模糊阴影,合并阻塞性肺不张时,在片状不张实变影旁出现模糊小片状影。阻塞性肺炎,经抗炎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炎症吸收后常在同一肺叶内反复发作。
(三)肺不张 支气管腔狭窄严重时,加上分泌物阻塞,支气管通气完全受阻产生肺不张。肺不张范围取决于肿瘤侵及支气管的部位和范围。 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都是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狭窄后引起的肺部改变,是中央型肺癌的间接X线征象,反映了支气管不同的狭窄程度,从早期的局限性肺气肿发展到阻塞性肺炎,为完全性肺不张,在这个过程中,三种表现常穿插存在。
(四)肺门肿块 肿瘤在支气管腔内生长,引起管腔的狭窄,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肺炎及肺不张,同时癌肿还可沿支气管壁生长,侵犯周围肺组织,并转移到局部的肺门淋巴结。中央型肺癌肿瘤本身及转移淋巴结都可以在肺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晚期往往是两者并存。X线上表现为肺门影增浓、增大,继而形成明显异常的肿块影向肺野内凸出。早期肺门影的增浓改变不明显时,常不易被察觉,因此,在读片时要注意两侧肺门影的对比,以免漏诊。 中央型肺癌在肺门形成肿块阴影后通常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部分肺癌早期产生淋巴结转移,在肺炎及肺不张出现前已出现肺门肿块影。肺门肿块伴上叶肺不张时,上移的叶间裂与肺门肿块影共同构成病变下缘的横s形改变,称"横s征",此乃中央型肺癌伴上叶肺不张的典型表现。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