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肺癌 > 检查诊断 > 正文

肝癌普查提高肝癌的早诊比例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11-28 13:42:23 浏览次数: 20

    肝癌普查提高肝癌的早诊比例,早期肝癌无症状,而且长达数月或数年不被发现,当症状出现时,他们大多表现为疼痛及不适。肝癌引起的不适可能有几个原因: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犯或破坏;肿瘤生长对内部组织的牵拉;肿瘤堵塞重要的管道;肝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等,其他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发热,四肢无力,知觉丧失或腱反射的缺失和减弱等。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晚期都会有不舒服、痛苦和乏力,不舒适的部位常出现在上腹或右上腹部,伴有中等程度的疼痛,也有很多病人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的黄染)。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是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肿瘤的,以“伟达治癌新十论”为理论指导,以“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为具体治疗方法,结合中西医结合双靶向诊疗理念、穴位注射,针灸,外敷中药,腹腔给药等诊疗理念,通过“专家、专病、专科”,针对具体病种、病情、症状,选择科学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个性化治疗。
    ◆肝癌的普查
    在肝癌的一级预防尚未见到成效之前,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肝癌的死亡人数有重要意义。对某些特定人群有计划的定期检测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手段。
    确定肝癌的高危人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肝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四个:
    1.病毒性肝炎 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有乙型肝炎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多数为阳性。
    2.黄曲霉毒素污染  高污染地区肝癌发病的可能较高。
    3.饮用水污染 近年来发现污染的饮用水中孽生的蓝绿藻微囊藻毒素能导致动物肝脏损伤,是强烈的促肝癌物质。
    4.肝癌家族史 我国肝癌高发区,发现有显著的肝癌家族集聚现象。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或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年龄在40岁以上者。在自然人群中进行人群中普查,肝癌的检出比例为14/10万,而在肝癌的高危人群中筛查,肝癌的检出比例为500/10万,后者的检出比例较前者提高了34.7倍,说明在高危人群中筛查,使筛查效比例明显提高。
    ◆普查方法:
    1、甲胎蛋白检测:酶联免疫法(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用该法检测甲胎蛋白适合于大规模的肝癌普查。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甲胎蛋白的准确性高于ELISA,但技术和设备要求高,不适合于肝癌普查,但可用于ELISA方法的验证。该方法在检测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比例在70%左右。
    2、实时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直径为2cm的肝癌,有经验的医师通过规范的检查可以发现直径约1cm的肝癌。该检查灵敏度高、费用低廉,适合于肝癌的筛查。
    3、建立肝癌高危对象检查队列:如果随意地对肝癌高危对象进行筛查,虽然可检查出无症状的肝癌病人,但不利于检查出早期肝癌病人,只有建立肝癌高危对象的队列,进行定期的检测,才有可能发现早期肝癌。我国对肝癌高危队列的检测初步结果显示,检测组临床Ⅰ期肝癌占76.3%,而对照组无一例临床Ⅰ期肝癌检出。在检测组中,第1次检测Ⅰ期肝癌占33%,而第2次、第3次检测临床Ⅰ期的肝癌占85.7%和100%。说明对肝癌高危对象的定期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肝癌的确认的可能。
    肝癌监测的间隔:监测时间的间隔越短,越有利于发现早期肝癌,但同时也造成筛查成本的提高,也增加监测对象的心理负担。如监测时间间隔过长,则会使监测对象失去早期诊断的时机。我国研究表明,肝癌的亚临床期约为8个月,通过筛查检出的肝癌的超前时间约为半年。因此,每年2次的筛查,能检出亚临床肝癌,并使肝癌普查的成本不至于太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