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诊断按照肺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和病程早晚等不同情况,在临床上呈现的症状和X线征象也多种多样,并且肺癌的诊断方法进行的同时极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因此,肺癌特别是早期病例的鉴别诊断,肺癌的诊断方法对早期患者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肺癌的诊断方法进行的时候需要做鉴别诊断
1、肺结核球 易与周围型肺癌混淆。肺结核球多见于青年病人。病变常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一般增长不明显,病程较长,在X线片上块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到稀疏透光区,常有钙化点,边缘光滑,分界清楚,肺内常另有散在性结核病灶。
2、粟粒性肺结核的X线征象与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相似。粟粒性肺结核常见于青年,发热、盗汗等全身毒性症状明显,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改善症状,病灶逐渐吸收。
3、肺门淋巴结结核 在X线片上的肺门块影可能误诊为中央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青幼年,常有结核感染症状,很少有咯血,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阳性,抗结核药物治治疗结果果好。值得提出的是少数病人肺癌可以与肺结核合并存在,由于临床上无特殊表现,X线征象又易被忽视,临床医师常易满足于肺结核的诊断而忽略同时存在的癌肿病变,以致往往延误肺癌的早期诊断。因此,对于中年以上的肺结核病人,在肺结核病灶部位或其它肺野内呈现块状阴影,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肺部病灶未见好转,块影反而增大或伴有肺段或肺叶不张,一侧肺门阴影增宽等情况时,都应引起结核与肺癌并存的高度怀疑,必须进一步作痰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
4、支气管肺炎 早期肺癌产生的阻塞性肺炎易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较急,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也较快吸收。如炎症吸收缓慢或反复出现,应进一步深入检查。
5、肺脓肿 肺癌中央部分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时,X线征象易与肺脓肿混淆。肺脓肿病例常有吸入性肺炎病史。急性期有明显的感染症状,痰量多,呈脓性,有臭味。X线片上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有液平面,脓肿周围的肺组织或胸膜常有炎性病变。支气管造影时造影剂多可进入空洞,并常伴有支气管扩张。
二、肺癌的诊断方法需要满足的条件
1、高危人群(即易患肺癌人群)应列为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
2、凡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长期吸烟者,表现咳嗽、血痰、局限性哮喘者,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者,短期内出现四肢关节痛及杵状指(趾)者,出现无中毒症状的肺脓肿、胸腔积液者,应高度怀疑患肺癌的可能性并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详细检查:①x射线正侧位胸片、体层摄片、CT;②支气管造影及肺血管造影;③痰细胞学检查,这是一项简便有效的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的检查方法,不仅可明确诊断还可提供组织类型;④支气管镜检查,此检查对诊断中央型肺癌很有帮助,不仅可以直视病变。还可刷取黏膜细胞和摘取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⑤活组织检查。
3、约有15%的肺癌患者早期完全没有症状。因此,中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片检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的意义。
三、常见的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痰液细胞学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痰检)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痰检不需要昂贵设备,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适用范围广。痰检也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
(2)X线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胸部的X线平片是一项很重要的检查。
(3)CT检查:CT检查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常规的X线检查。
(4)磁共振(MRI)显象:磁共振的的对比度、分辨比例优于CT,更易鉴别和明确实质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
(5)磁共振波谱仪(MRS)检查:这是一种较老的技术,现在也被用来作为鉴别疾患良性或恶性的一种手段。
(6)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取到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还可以根据声带、气管和隆突的情况来推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支气管肺癌需与哪些疾病相辨别? 下一篇:早期肺癌的诊断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