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基本诊断依据,包括病史和体检、胸部正侧位片、全血细胞检查和生化检查。
1、年龄>45岁,吸烟指数>400次的男性,为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至少每年1次的肺部体检。
2、咳嗽伴血丝痰的病人,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咳嗽(70%)、血痰(58%)、胸痛(39%)、发热(32%)、气促(13%)乃常见的五大症状,其中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很有诊断意义的证状为血痰。
3、肺癌的症状学没有特异性,凡是超过两周经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痰血、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首症状发生改变,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4、每年体检如发现胸片异常,如肺结核痊愈后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应每年追踪检查,如病灶增大应进一步排除肺瘢痕癌的可能。
5、肺癌出现声嘶、头面部浮肿提示局部晚期的可能。5%-10%的肺癌患者以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为首发症状。其他的肺癌局部外侵的症状包括Horner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还有累及喉返神经的声嘶。
6、肺癌病人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或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考虑脑转移的可能。骨痛、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考虑骨转移的可能。右上腹疼、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考虑肝转移的可能。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见相庆转移器官的症状。
7、确诊为肺癌的病例,应进行Karnofsky或ECOG等的行为状态评分。肺癌病人的行为状态是很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8、确诊为肺癌的病例,应评估体重状轻指数。研究显示,治疗前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的病人,预后明显差于有超过5%的病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x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二)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也可作ct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必要时可作ct。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措施 下一篇:导致肺癌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