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认为对于肺转移瘤患者来说他们的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的治疗来说治疗方案可能会比较相似但是患者的存活的可能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患者的家庭护理,因为护理做的好是完全可以有效延长肺转移瘤病人的生存期的专家提议,患者及家属可按照三个要求来做好家庭护理工作,给病人一个良好的存活环境。
要求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除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咯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等异常状况外,还要特别留意有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颈部和上肢水肿或上眼睑下垂。如出现吞咽困难,则提示肿瘤侵犯或压迫食管;如出现声音嘶哑,则提示肿瘤直接或间接压迫喉返神经;如出现头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又伴有头痛、头昏或眩晕,则提示发生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如出现与肺肿瘤同侧的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前额和上胸部不出汗,则提示发生了Horner综合征。
对服药病人还应注意有无药物副作用出现。病人或家人可做一些简要记录,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要求二,要适当给予生活照顾
1.应少去公共场所,室内定时通风换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较重者要卧位休息。
2.给予含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并且容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饮酒和抽烟,鼓励多进食、少忌口。
3.遵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如有疑问可向就诊的医院咨询,不要怕麻烦。
要求三,要妥善护理各种症状
1.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取半卧位休息。
2.疼痛者,给予药物止痛。
3.咳嗽、咯痰者,观察痰量、颜色,如痰量增加或颜色由清稀白色转为黄色脓性,则需送痰做微生物学检查。
4.对出现咯血的病人,要观察其咯血量。万一发生大咯血时,要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病人轻轻将血咯出,适时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一旦观察到出现窒息先兆表现,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急送医院。
5.对发生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人,应使其采用半卧位休息。发现病人发生Horner综合征的话,就要及时与经治医师取得联系。
肺转移瘤术后的护理重点
(一)对肺转移瘤患者的术前肺转移瘤护理指导工作:
1.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手术后配合事项:
①术后有效咳痰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术后吹气球锻炼是为了促使肺充分膨胀;
③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是为引出胸膜腔内的积血、积气,从而保证有效呼吸。
2.劝病人戒烟:吸烟可减低血氧饱和度及增加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对手术及手术后影响极大;
3.对有肺功能损害、慢性呼吸道感染者,术前给予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
4.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术后呼吸道感染;
(2)术前肺转移瘤护理之一:呼吸道准备
1.上呼吸道清洁准备。
2.完善检查:术前除常规肝肾功检查和血气分析外,应着重心肺功测定。
3.制定相应的术前肺功能锻炼方案。如:登梯和下蹲训练:清晨和傍晚循序渐进进行锻炼,以增加呼吸肌和膈肌活动能力。
4. 术前控制原发病:对哮喘者术前要用药物预防哮喘发作,查找过敏原并进行脱敏治疗。对糖尿病患者,使病人明确饮食治疗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监测和控制血糖。
(三)术前肺转移瘤护理之二: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1.患者学会深呼吸法:分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每日2,3次,每次15min左右。术前1周开始进行,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加肺活量。
2.学习有效的咳嗽方法:深吸气后,用胸腹部的力量作很大咳嗽,每日练习3次,每次20次左右。通过该练习可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
3.进行肺功能扩充器的训练:取坐位、半卧位深呼气后口含连接肺功能扩充器的喉嘴,作很大吸气。每日早晚各1次,术前1周开始进行,手术当天暂停,术后第3天后可继续进行,次数可量力而行。
4.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肺部感染的患者,应进行药物有效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转移性肿瘤的症状表现 下一篇:诱发肺癌转移的主要病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