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如同心脏的外衣,是由脏层和壁层组成,两者之间为一腔隙,称为心包腔。正常人心包腔内含有约30毫升液体,能对作用于心脏上的重力起平衡作用。还能防止肺部和胸膜腔的炎症向心脏蔓延。
当肺癌转移至心包时,心包腔液体增多,压迫心脏,使心脏的射血功能发生障碍。如出现呼吸困难,病人往往采取坐位,身躯前倾,面色苍白,头面部、下肢浮肿。很初劳动或活动时气急、心跳加快,逐渐出现静息下气急,不能平卧,更严重时出现烦躁、大量冷汗、血压下降等心脏压塞症状,为常见的引起迅速死亡的原因之一。
当病人出现以上症状时,可通过胸部x线摄片或以超声心动图来证实心积液。少量心包积液时,可用利尿剂治疗,并通过化学抗癌治疗延缓其发展。
中到大量心包积液,应给予心包穿刺引流。由于穿刺抽液易引起心包腔的瞬间压力改变,影响血液返回心脏,加之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血压降低。所以目前主张心包腔内放置硅胶管持续缓慢引流,待心包积液完全引流完毕,再向心包腔内注射抗癌药物,以控制心包积液的产生。并在病人全身情况好转后,给予全身化学治疗,以控制疾病。
对于肺癌的心包积液, 由肺癌侵犯引起的心包炎经治疗吸收后,常可残存局部斑块,普遍心包壁增厚.或遗留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包裹。而放射性心包炎导致的急性纤维索性渗出常可完全溶解而吸收,如不能完全吸收,则可形成心包膜机化,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所以肺癌的心包积液的治疗非常重要:
(1) 一般治疗包括减少心脏输出如卧床休息、给氧、利尿等,急性放射性心包炎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保守治疗。
(2)心包穿刺对于急性渗出的心包积液,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作心包穿刺抽液可 t/ap减轻心包填塞出现的症状,但心包穿刺有较高的致命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心室穿孔和气胸等,发生的可能约占22%。因此,在穿刺和抽液过程中,心电图监护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单纯心包穿刺抽液常易复发,文献统计,约70%的患者需进一步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和化疗。心包穿刺的适应证包括患者出现搏出血容量明显减少,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休克以及神志丧失时,或出现奇脉,或外周血压降低>20 mmHg,或外周静脉压>13 mmHg时。
(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包括心包“开窗”或心包切除,或从剑突下经皮穿刺置管作连续引流,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病期、肿瘤类型和预期生存时间来决定。利用胸腔镜前壁心包开窗可立即缓解心包填塞,并发症<2%。对放疗导致的慢性心包积液,则常采用心包切除的治疗方法。完全医治性心包切除术是指切除上至大动脉根部下至横膈、前界为双侧膈神经、后至左膈神经和左肺静脉,包括膈面和心室后表面的心包。
(4)化疗对于化疗敏感的肿瘤如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等,给予全身有效化疗可能抑 制心包积液的产生。但对腺癌引起的心包积液,则要心包腔内局部化疗才能有效。Mar tlnoni等报道心包腔内注入塞替哌,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心包积液引流后第1.2.3日分别注入塞替哌15 mg,结果33例患者中仅3例出现心包积液复发,占9.1%。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5日。塞替哌心包腔内注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Tomkowski等对肺癌引起的恶性心包积液采用3种方法将顺铂心包腔内注入,包括顺铂10 mg+生理盐水20 ml连续5日心包腔内注入(39例);顺铂20 mg+生理盐水40 ml.连续5日心包腔内注入(1例);顺铂50 mg+生理盐水100 ml心包腔内注入(6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