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肺癌 > 肺癌治疗 > 正文

如何对肺癌进行有效的治疗?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5-06 09:17:40 浏览次数: 20

    虽然我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对于患者肺癌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还不是很明显,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大约为1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肺癌的根本。
    肺癌的手术治疗
    近年来,即使手术方法不断创新改进,但治治疗结果果仍不能满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治疗前必须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肺癌的细胞学性质、肺癌发展情况,再合理安排治疗方案。
    对Ⅰ、Ⅱ期肺癌,病变较局部者,手术前后均可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手术后化疗和局部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和巩固手术治治疗结果果。手术后中药治疗必须坚持多年,对防治术后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手术切除的基本方式是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应的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以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但是,对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严格的手术禁忌证:
    1.已经有远处转移。
    2.广泛纵隔淋巴结转移。
    3.对侧胸内转移。
    4.同侧胸内其他重要脏器受侵。
    5.严重心肺功能损害、心律失常,3个月内患有心肌梗死者。
    6.伴有严重肝肾疾病、严重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肺癌化疗
    肺癌包括两大类,一类为原发性肺癌,是指由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恶变而来的恶性肿瘤;另一类为转移性肺癌,由其他部位原发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肺形成。
    原发性肺癌又可大体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原发性肺癌易有血道和(或)淋巴道播散。除极早期的病变外,原则上应把原发性肺癌看成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而,尽管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可将肺部的病灶去除或杀灭,但如不配合全身治疗,往往好景不长,不久就有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致成前功尽弃,这一点,对小细胞肺癌尤其如此。小细胞肺癌病情发展快,全身播散倾向突出,对化疗高度敏感,且已开始有治疗的患者。因此,化疗应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过去曾有放弃化疗的意见。但自80年代以来,已有严格设计的科学研究证明,对于一般状况尚可的患者,用化疗的无论是生存情况还是全身情况,化疗的效果肯定比单用很好的支持治疗好。再加上非小细胞肺癌由于新药不断问世,方案屡有改进,现在的化治疗结果果显然优于以前。即使是晚期肺癌,对于合适的病例,使用化疗可达到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转移性肺癌的化治疗结果果视原发性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而不同,但也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临床上,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局部反应:引起静脉炎及局部组织坏死。(2)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降低,出现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发热、出血等症状。(3)胃肠毒性: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4)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加快肿瘤复发或转移进程。(5)肾毒性:严重时出现肾功衰竭。(6)肝损害:包括坏死、炎症等。(7)心脏毒性:可表现为无力、活动性呼吸困难、心电图出现异常等。(8)肺毒性:发热、干咳、气急等。(9)神经毒性:便秘或麻痹性肠梗阻。(10)脱发:脱发的程度与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有关。
    肺癌放疗
    术前放疗:术前放疗曾被一度推崇,认为放疗能使原发灶肺癌体积缩小,使肺癌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和重要器官癌性粘连程度减少,因而能使一些在技术上不能切除的肺癌变为能切除,提高了手术切除的可能;其次由于肺癌在放疗后缩小,有可能使手术范围缩小。如单纯手术需要全肺切除,术前放疗后有时可改为肺叶切除,扩大了手术适用证。此外,放疗后肺癌血管闭塞、癌性粘连为纤维粘连,从而使术中出血减少,手术难度降低。缺点是定位不易准确,放射野大,往往伤及健肺,损害肺功能,而且放疗可以使肺部粘连增加,放射野内胸膜增厚,肺门分离困难,使治疗相对地变复杂,疗程长,费用高。
    术后放疗:对手术未能清除全部肺癌组织而未发现远处转移者,可行术后放疗。此类病人手术时应在肺癌残留部位用金属小环或夹子作标记,并详细记录肺癌情况及解剖标志便于定位。放射野应准确包括肺癌区,面积不必过大。对术后放疗能否提高局部肺癌的控制比例和生存的可能,目前仍有争议。
术中放疗:由于手术和单纯放疗均有一定限度,如果癌肿侵犯大血管,手术难以完全医治性切除,处于细胞水平的亚临床病灶,手术不易奏效,病灶可能有残留,体外放疗高剂量往往引起放射性肺炎,心脏和脊髓重要器官亦不能耐受高剂量。术中放疗有利于克服两者的局限性,即可在直视下直接照射手术后残余病灶、亚临床灶,而不发生合并症。胸部手术均采用侧卧位,术中照射会包括肺和器官一部分在内。
    但是,肺癌放化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一.是放射性食管炎:一般在常规放疗3周,肿瘤组织吸收量达30Gy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吞咽疼痛、进食梗阻感等。
    二.是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急等。
    三.是放射性脊髓病:肺癌放射治疗中应严防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生。
    临床上,肺癌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全身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胀满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局部反应:
    1、皮肤:
    干性皮肤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能产生永久浅褐色斑。湿性皮肤表现为照射部位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
    2、粘膜反应:轻度:表现为口腔粘膜红肿、红斑、充血,分泌物减少。口干,稍痛,进食略少。
    中度:口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斑点状白膜、溃疡形成,有明显疼痛,进食困难。
    重度:口腔粘膜极度充血、糜烂、出血,融合成白膜,溃疡加重,并有脓性分泌物,剧痛,不能进食,并偶有发热。
    肺癌的中医治疗
    肺癌的根本病理病机为阳气虚,故温阳益气之法宜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终。其基本方(肺癌主方)为:
人参(或西洋参)10g,黄芪30g,麦门冬15g,五味子9g,桂枝20g,炮附子30-60g(先煎),菟丝子15g,女贞子15g,鹿茸3g,仙灵脾15g,沙参15g。
  1.脾虚痰湿型
  证候: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法:健脾除湿,温阳益气,化痰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健脾化湿药,如白术15g、茯苓15g、制半夏10g、陈皮10g、薏苡仁15g、牡蛎30g、象贝母15g等。
  2.气阴两虚型
  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花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温阳清肺。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阴药,如沙参30g、麦冬15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5g、生地15g、夏枯草30g等。
如痰中带血,加仙鹤草15g,小蓟炭15g,阿胶10g(烊化)等药。
  3.气滞血瘀型
  证候:咳嗽,痰血,气促,胸胁胀满或刺痛,大便干结,舌质有瘀斑或紫斑,苔薄黄,脉弦或涩。
  治法:温阳行气,化瘀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0g、丹参15g、赤芍15g、枳壳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等。
  4.热毒炽盛型
  证候:高热,气急,咳嗽,痰黄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饮,便秘,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大而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散肿。
  方药:白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g,知母10g,大黄10g,黄连10g,鱼腥草30g,蒲公英15g,仙鹤草15g,生瓜蒌10g,黄芩10g。
该型为肺癌的特殊类型,多为合并肺部感染导致的实热征象,其为标证,实仍为阳虚。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治疗宜清热泄火,解毒散肿,必要时配合静脉用药。待病情好转后,再给予癌肿主方温阳益气随证加减。
  5.气血两亏型
  证候:面色无华,头昏肢倦,神疲懒言,动则自汗,气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舌质淡,舌体胖,苔少,脉细。
  治法:益气升血,温阳滋阴。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血药,如当归9g、补骨脂15g、炒白术12g、鹿角片12g、大熟地20g、大砂仁30g、紫河车12g、枸杞子15g、鸡血藤20g、阿胶10g(烊冲)。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